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渭南新闻 > 正文

渭南:号召在渭人员非必要不离渭不返乡

渭南新闻 二三里资讯 作者:杨托 2021-01-27 16:33:29
[摘要]加之春节期间,全市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多、集市庙会多、人员流动性大,群众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较弱、防控难度大。

  1月27日,渭南市召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同学军介绍,针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倡导渭南籍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留在当地过年。

  同学军说,近期,我国疫情呈多地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态势,渭南已出现国内输入性确诊病例及其关联病例,防控形势严峻、压力较大。加之春节期间,全市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多、集市庙会多、人员流动性大,群众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较弱、防控难度大。

  为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倡导就地过节、错峰出行。倡导渭南籍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留在当地过年。劝导成效明显,例如:白水县雷牙镇刘家卓村在外省人数400余人,已经劝返不回家300余人;蒲城县陈庄镇东鲁村在外省人数1300余人,已经劝返不回家1100余人。号召在渭工作人员非必要不离渭,非必要不返乡,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过年。出台鼓励政策,鼓励留企留厂,减少流动风险。确需返乡人员,需提前3天主动向村组(社区)报告行程,落实“日报告”制度。村组确定专人上门摸排、登记信息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

  实施社区网格员制度,落实来渭返渭人员网格化管理措施,“一对一、一包一”做好来渭返渭人员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服务和健康监测工作。加快补齐农村防控短板,做到“五有一网格”(即有防控指南、有责任人、有物资储备、有医疗人员、有隔离场所,实行网格化管理)及“五包一”(即乡镇干部、社区网格员、村医、民警、志愿者组成团队包联村组/社区防控),确保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对重点人群(如境外人员、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和边境地区返乡人员)实行精准管控措施,落实“点对点”转运、全过程管控、核酸检测。

  组织专门力量负责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口、核酸检测服务点等重点场所管控,落实测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和公共区域消毒、通风等措施。

  切实减少人员聚集,遵循“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席不办”原则,提倡电话(网络)拜年,加大对文娱活动的管控,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

  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哨点”作用,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发热病人第一时间报告、转运。

  落实购买“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药品实名登记。对发热症状人群,按照“村报告、镇采样、县检测”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规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管理,备足隔离专门用房。

  做好隔离场所垃圾和医疗废物消杀、收集、清运、毁埋工作,确保处置及时规范。

  在宣传教育上,实行“通俗化”。让农村的大喇叭响起来,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群众自发地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俗。

  华商报记者 杨托



来源:二三里资讯

编辑:二三里

相关热词搜索: 渭南 返乡 过年

上一篇:渭南1例疑似转为确诊 系1月14日确诊病例的丈夫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