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育专家谈衡水学子争议演讲: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三观

社会新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1-06-03 11:05:58
[摘要]“我就是来自乡下的土猪,要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近日,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发争议。

极目新闻见记者 丁鹏

“我就是来自乡下的土猪,要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近日,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发争议。视频中,张锡峰还说:“那些无故诋毁我们的人,你见过衡中高三凌晨5点半的样子吗……我们是为了改命啊。”

对于张锡峰的演讲,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置可否,也有人表示感同身受。极目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认为该演讲代表了个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有一定激励作用,但也代表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大多数学生的三观,对人生的长远发展其实是有害的。

对考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程红艳教授谈到张锡峰的这段视频时认为,演讲本身主要是个人励志的表达,虽然表达方式有一些激烈,但这种激烈方式产生的原因是对城乡二元体制产生的社会差距的某种委屈和不满。这是学校长期奉行激情教育,使得学生更加看重个人体验和情感的结果。

程红艳认为,张锡峰的演讲具有一定代表性,代表了底层群体想要突破社会的制约因素,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他作为衡水中学的优秀学生,对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维护甚至推崇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感。

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原主任徐学俊表示,从演讲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反映了当前我国升学及考试竞争仍然残酷的客观现实,从励志的角度来看,这个演讲也能对中高考考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三观

不过,徐学俊表示,该演讲的内容比较空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让学生参与演讲活动的本质,绝不是喊几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传递真实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张锡峰同学的演讲中传递的主要观点是“读书为了改变命运”,特别是“不要做一个普通人”的观念在演讲中反复强调,似乎在他眼里待在农村或其他小地方就是丢人的事情,只有进了大城市或进了名牌大学才是不普通。

徐学俊认为,这一观点代表了目前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大多数学生的三观,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引导。

对于张锡峰的演讲内容,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成功学在学生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迹,渲染对立和差距,以此激励奋斗,其基本价值观导向就是要做“人上人”。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很多学校就是在灌输孩子做“人上人”的理念。为了让孩子刻苦学,一直不断地强化刺激,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读书价值观。不少学校举行的高考誓师大会,类似视频中这样“咬牙切齿”的演讲并不鲜见。

熊丙奇指出,这种成功价值观对人生的长远发展是有害的。它不仅会导致学生对待读书的态度很功利,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就算考上大学,大部分学生仍是普通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变为人上人。

个人的社会流动需要更多机会

程红艳说,除了像张锡峰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天赋不是那么出众、成绩不是那么优异的学生,在通过学校教育改变自己命运方面显得机会比较有限。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要为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机会,这种机会不仅要靠教育公、教育质量的普遍提升,还要依靠就业公以及政府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加公的公共服务。

从学校教育来说,要注重励志教育,要让每个人看到希望,但是要警惕有害的成功学,不要引导学生把人生发展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考上211或985的高校。

从家庭教育来说,既要注重孩子的拼搏意识和吃苦耐挫的勤劳品质,还要促进孩子的素质教育、幸福体验和终身发展。换句话来说,家庭教育主要扮演着一种衡器的作用,当学校教育加压太多,家庭教育就要给孩子释放压力。当学校教育要求比较松懈,家庭教育就要对孩子提高标准严格要求。

徐学俊也认为,过分重视学成绩,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健康教育薄弱,尤其是面临中高考的师生压力普遍比较大。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家长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积极引进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开设专门课程,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衡水 高考 应试教育

上一篇:美团员工用钓鱼邮件获拼多多薪资信息?检方:侦查阶段不便透露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