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陕西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占多数 智慧养老服务知晓度较低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毛蜜娜 2021-08-16 18:23:46
[摘要]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对566名60岁以上老年人和60家养老机构开展专题调研。

  华商报记者16日了解到,为了解陕西省城乡居民养老情况,以及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诉求,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对566名60岁以上老年人和60家养老机构开展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占多数,近五成入住率在50%以下,医养结合模式普及面广,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满意度高,近六成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满意。

  同时,养老服务还存在护理人员短缺,经费紧张,养老机构接受度较低,智慧养老服务知晓度较低等问题,需进一步关注。

  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占多数,近六成运营时间超过5年

  调查的60家养老机构,45.0%的经营性质是民办民营,33.3%的是公办公营,21.7%的是公建民营。从养老机构类型看,老年公寓占36.0%,养老院和敬老院占比均为24.0%,福利院和护理院占比均为6.0%。从养老机构运营时间看,56.7%的运营时间超过5年,运营时间在3-5年的占比为15.0%,运营时间在1-3年的占比为23.3%,运营时间在1年以内的占比为5.0%。

  近五成养老机构入住率在50%以下,多数收费标准低于3000元/月

  调查显示,46.7%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在50%以下,21.7%的入住率在50%-75%,31.6%的入住率超过75%。从养老机构盈利状态看,47.4%的处于亏损状态,33.3%的处于盈亏平衡,19.3%的处于盈利。

  从养老机构收费标准看,收费在2001-3000元/月的养老机构最多,占31.7%;收费在1001-2000元/月的次之,占24.2%;收费在3001-4000元/月的占11.9%;收费在1000元以下/月和4001-5000元/月的机构数量分别为5.4%和4.0%。

  杨凌示范区某退休职工反映,因缺少子女日常陪伴,她一度曾患抑郁症,入住老年公寓后,丰富多彩的文娱社交生活平复了她的情绪,每月1900元的服务收费也在其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她的抑郁症逐渐好转。

  医养结合模式普及面广

  调查显示,95.0%的养老机构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其中,从服务类型看(可多选),71.7%的养老机构与就近综合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就诊“绿色通道”;61.7%的机构设置了医务室,为入住老人开展门诊服务;46.7%的机构设置了针灸、艾灸等中医养生项目;41.7%的机构设置了慢性病康复项目。

  安康市汉阴县一家医养中心针对疾病或残障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同时配合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检查、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需求。渭南市临渭区一家医养中心通过推行专业化康复、全程化护理,照料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并辐射至有医疗需求的居家老人。

  多种优惠扶持,助力养老机构发展

  调查显示,各类养老机构均享受到多种优惠政策,76.7%的机构享受到政府支持发展养老服务的补贴政策,51.7%的机构享受到企业所得税支持政策,45.0%的机构被纳入医保协议管理,36.7%的机构消防审验问题由政府协助解决,获得养老护理岗位补贴和各级政府投资基金的机构分别占35.0%和26.7%。

  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满意度高

  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98.5%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需求在养老机构“完全满足”或者“基本满足”,仅有1.5%的老年人认为自身需求“大部分无法满足”。

  从老年人的需要看,“膳食服务”“卫生清洁和洗涤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是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最重要的三大服务需求,分别占比为86.6%、85.2%和76.2%。此外,七成老年人需要养老机构提供“文化娱乐活动”,近五成老年人希望养老机构提供“穿衣、刷牙、喂饭”等生活照料服务。

  近六成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满意

  当前,传统居家养老、居家社区养老仍是城乡居民养老主流模式。从服务满意度来看,老年人对所在社区养老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的占比59.9%,认为“不太满意”的占30.9%,认为“非常不满意”的占9.2%。

  从社区养老的覆盖率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互助幸福院)覆盖率为39.0%;居住小区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为17.0%;社区小型养老院覆盖率为12.4%;有32.1%的住家老人“不知道”或者表示“社区没有提供养老服务”。

  从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看,有32.7%参加过日间照料中心组织的文娱活动,有18.7%享受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8.4%的老年人曾接受过志愿者队伍上门服务,16.2%的老年人享受过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膳食服务,有38.5%的老人未享受过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

  临潼区某老年人反映,因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老人不仅要承担全部家务,还要照顾生病的老伴,希望所在社区能提供有偿膳食服务、紧急送医等养老服务。

  老年人认为养老机构医疗资源不丰富

  调查显示,在选择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45.7%的认为医疗资源不丰富,24.6%的认为护理不专业,15.1%的认为服务质量缺乏监管,14.6%的认为服务收费较高。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较少、人员以及设施配备不足

  调查显示,老年人认为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中,57.7%的认为服务项目较少,无法满足基本养老需求;55.3%的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48.7%的认为存在养老服务设施配备不足;老年人还认为存在服务质量不高、遇到紧急情况获得帮助不及时等问题。

  咸阳市旬邑县受访老人反映,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社区里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可以享受的服务项目较单一。商洛市商南县受访老人反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数量不足,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少,总体服务水平较低。

  缺少陪伴、感到孤独是居家养老的最大困扰

  从居家养老看,62.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缺少陪伴、感到孤独;41.9%的认为缺少提供生活起居服务和膳食服务;36.2%的认为遇到紧急情况时,难以及时获取帮助;并认为还存在出行不便,生病就医不便等问题。杨凌示范区一名受访老人反映,他现在居家养老,儿女经常不在身边,有时觉得缺少陪伴、有孤独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时,难以及时获取帮助。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短缺、经费紧张、接受度较低

  调查中养老机构反映,机构运营存在诸多困难,其中,71.7%的机构反映养老服务专业护理人员流失、人才短缺,71.7%反映经费来源渠道相对较窄,58.3%反映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导致养老机构接受度较低,同时还存在智慧养老服务接受度偏低,企业经营压力大,亏损较大,政策知晓度不高等问题。

  西安市长安区一家养老机构反映,护理员工作时间长、任务量繁重且普遍工资水平偏低,导致护理员难招、员工的稳定性差。榆林市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反映,专业护理人员招人留人比较困难,部分护理人员医疗专业护理知识欠缺,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护理服务专业水平较低。延安市受访养老机构反映,目前经营压力大,盈利能力弱,启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个人自筹和政府拨款,融资渠道较窄。西安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等多家养老机构反映,受传统养老文化深远影响,大部分老人较青睐家庭养老模式,对养老机构的认识尚片面,接受程度还比较低。宝鸡一家养老机构反映,由于对政策知晓率不高,政策享受不够充分。

  智慧养老服务知晓度较低  推广存在诸多困难

  调查显示,关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88.6%老年人“完全没听说过”或“只有一点了解”,10.8%的老年人“有一些了解”,仅有0.6%的老年人“非常了解”。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存在诸多困难,从老年人看,67.3%的担心不会使用智能设备,62.4%的担心收费高、负担不起,36.4%的担心服务效果不好。

  从养老机构看,60.0%的认为财政扶持力度不足;56.7%的认为服务群体有限,服务内容处在初级阶段;55.0%的认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缺失,大数据应用层次较低;53.3%的认为宣传引导力度不足,公众知晓率低。

  西安市、杨凌示范区几家养老机构反映,智慧养老投入经费大、效果不明显,并且服务群体有限。汉中市勉县老年公寓受访老人反映,对于智慧养老很期待,但是采购设备价格高,使用成本高,而且对智能设备等产品很难掌握使用。

  医养结合发展程度不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缺

  咸阳市受访养老机构反映,目前能提供的医疗服务仅是一些基本护理服务,如果老人出现病理上的问题只能转诊专业医院,很难把医疗真正融合于养老服务中。城固县养老机构反映,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目前尚不明确、统一。汉阴县反映,由于部门之间联动力度不够,未能形成部门合力,导致在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在规划用地、现代化网络设施等方面落实不到位。

  部分养老机构消防审验未通过

  西安市长安区反映,部分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是用搬迁空置的村小学或者村委会改造建设的,土地规划手续不全,无法办理消防审验手续,消防安全存在隐患。西安市西咸新区一家养老机构反映,因土地问题消防手续批不下来。

  加大资金投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对于上述问题,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专家建议,一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和运营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二是公共财政投入向养老机构体系建设倾斜、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在农村社区,应加大乡镇敬老院、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开展以高龄、失能、独居、特困老人为重点的生活照料,大力扶持建设老年活动室,配备养生保健文体活动设备和器材。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推进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积极引进专业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二是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依据职业技能等级给予相应的技能补贴,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三是加快培育社会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动员、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志愿者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公益服务。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老年人理念

  一是灌输养老新理念。大力宣传养老新理念及“敬老孝亲”的真谛,形成送老人进养老机构也是子女尽孝道的共识。二是普及消费知识,转变消费理念,使老人认识到新型养老的优越性,帮助老年人冲破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三是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社区大家庭,乐于接受服务。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民政部门的主体作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调动全社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报社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知晓度 陕西 民办

上一篇:西安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7元 稳居全省10市首位 下一篇:8月17日起!西安地铁5号线延长末班车时间 缩短高峰发车间隔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