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简鑫带着她的团队完成了又一场科技政策宣讲培训会。这样的培训会,简鑫所在的单位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平均每周至少要举办一次,全年可达到上百场。为了能做好科技政策的推手、企业发展的帮手,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多年来持续为科技企业赋能。
采访简鑫,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经历。她谈吐温柔,落落大方,将十几年服务科技企业的坚持与热爱,向记者娓娓道来。
扎根一线十余载 深耕服务守初心
2008年,简鑫就来到了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国际工业分包与信息技术部门从事国际分包匹配及数字联盟等业务,因为所学的英语专业优势,让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2013年,她主动选择“转身”,转岗到项目咨询部,做起了科技咨询服务的工作,她说:“这样可以深入到基层一线,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做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
她所在的项目咨询部,业务涵盖科技企业创业辅导、科技政策深度解读、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分享、企业研发管理体系普及、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对接等方面,服务体系包括创业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企业投融资等方面,形成了前期培训、后期服务的“一条龙”模式,帮助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扎根基层十余年,简鑫和她的同事们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服务企业上。于是,从一年十几场政策培训会到如今百余场的执行落地,从合作企业不吝好评的良好反馈到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度转变,简鑫和她的团队在其中也寻找到了价值感。
十余年深耕科技服务领域,简鑫有着说不完的经历和感慨,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她的回答是“坚持与热爱”。坚持,是十年如一日,任由寒来暑往,不计付出;热爱是不辞跋涉,初心依旧,砥砺前行。项目上是如此,日常工作亦是如此。简鑫说,“付出的努力,即使没有立即获得回报,也会通过其他形式回馈回来”。
助力企业勤“问诊” 创新服务解难题
扎根一线,就意味着时刻面向企业。简鑫把一天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走访企业,她很少呆在办公室,不是在去相关管理部门开会的路上,就是在去企业走访调研服务的路上。
简鑫和她的同事,充分发挥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特色服务优势,履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职责,坚持进企业、到一线、解难题、促创新。“只有深度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才能精准‘诊断’企业发展问题,了解西安科技行业发展状态,从而让政策的落地更有实际意义。”
近年来,西安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之都,高举发展“硬科技”旗帜,持续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重量级政策。作为“科技管家”的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先是宣传好、解读好、落实好科技创新政策,将惠企政策送到企业手中。
“由于中省市区的科技创新政策布局具有时效性、动态性,所以我们会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服务内容,按照短期、高频次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科技政策常态化深度解读培训。以‘线下+线上’、‘培训+服务’的模式,构建从科技企业创业、科技企业管理到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对接全链条、全方位的科技咨询服务。”简鑫说。
疫情期间,简鑫和同事转换工作思路,迅速将线下政策宣讲搬到了线上,做起全市第一场线上科技政策宣讲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他们还将考虑多种媒体并用,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运用更多形式,迅速有效地宣传惠企政策,不断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
“科技管家”担使命 心怀感恩阔步行
科技咨询服务,100家企业就是100种问题,沟通的难点也各不相同。工作十余年,简鑫和同事们凭借精细服务、扎实举措,不仅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也收获了辖区企业的一致好评,沉淀下了众多老客户。
简鑫说,“能把老客户保留下来,同时能挖掘一些新的资源,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而在对企业的服务上,简鑫和同事们想得更长远,也做得更深入。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但科技创新投入成本高、研发风险大、结果不确定、技术存在外溢等特点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科技计划是市级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近些年,西安火力全开,系统布局构建科技计划体系,并迅速出台系列科技政策,全面激活创新源动力,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从两年前开始,简鑫和同事们便不再局限于协助企业申请财政补贴、奖励等基础工作,而是从更深层次发力,着手帮助企业开展科技计划体系建设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持续性地进行技术创新,这也是他们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内容。
面对新的服务领域,简鑫和团队以学习的姿态迈步前行。作为部门带头人,她以身作则,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践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内核。
作为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一份子,简鑫也是众多科技服务工作者的缩影,她和部门用真诚服务企业,努力做好企业贴心的“科技管家”、惠企政策的好推手,以行动践行使命,助力西安市科技企业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服务助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如简鑫在采访中说到的那样,“我很热爱我的工作,就只管心怀感恩,阔步前行。”
编辑:杨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