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政治之责、发展之需、民生之愿。今年6月,省政府召开了陕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对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各地落实情况究竟如何?我们推出“关注垃圾分类”系列报道,追踪12个市区工作进展,聚焦各市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陕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在垃圾分类关键环节中取得的实质性突破和突围攻坚的创新性举措。
垃圾分类是城市治理“引领时尚”的“关键小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大事。渭南市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到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之一,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提升,交出了具有“渭南特色”的答卷。
党政共谋“一盘棋”
渭南市委、市政府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范畴,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
渭南市出台了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了工作领导,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实施“日动态、周调度、月点评、季考 核”工作机制。构建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清单,树立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思想,压实工作责任、深入开展督察、强化工作指导,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法规体系来保障
渭南市发改物价部门对临渭、 华阴、富平、大荔、蒲城等县(市、区)的生活垃圾收费进行调研,为年底前出台《垃圾分类收费管理办法》提供了依据;上报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共计162处,其中临渭区129处, 华州区15处,高新区15处,经开区3处;配合完成省人大 “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和驻渭省人大代表专题视察等活动。
宣传引导有“声色”
渭南市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民生工程,围绕民心所向,我有所应,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开展普及宣传活动。临渭区“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实现“示范片区+示范街+宣教基地+主题文化公园”分类宣传体系,在主次干道设置分类宣传设施700余处,在小区设施分类栏、制度牌等900余块;配置小区督导员628人,公共机构督导员240余人。完成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120余个; 制作公共机构、物业小区参考标准等文件汇编共3000套, 扎实开展“五进”宣传活动。组织分级分层分类培训工作80 余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70余次,在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推送分类宣传280余篇。
生活垃圾分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每一位渭南人,不仅是“阅卷人”,也是“答卷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渭南答案。渭南将以久久为功的恒心,持之以恒的耐心,常抓不懈的恒心,让垃圾分类成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新时尚。
编辑:杨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王海峰:人工智能现阶段呈现出融合创新和降低门槛的特点 下一篇:陕西省慈善联合会首个“慈善进校园示范点”落地曲江康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