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公布 将重点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博物馆之城”建设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马虎振 2022-02-16 19:30:54
[摘要]《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近日公布。根据该规划,西安市将重点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博物馆之城”建设。

  《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近日公布。根据该规划,西安市将重点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博物馆之城”建设。

  13个市辖区、县分别加挂文物局牌子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该规划共分为背景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四章,主体为十项主要任务。

  在背景形势部分,规划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十三五”期间,伴随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物保护工作与城市建设发展矛盾依旧突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需着力对其改进、突破:文物保护基础薄弱,管护能力有待提升,“建保”矛盾愈加明显,文旅融合挖掘不够。比如城乡建设中有法不依,未批先建,擅自改变文物土地用途、忽视文物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文物区域的环境风貌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规划也介绍了近年来西安市文物保护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的情况。其中在优化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布局方面,恢复单设西安市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处,增加人员编制,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推进文物分布密集区域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加挂文物局牌子,13个市辖区、县分别加挂文物局牌子。西安市文物稽查队新增编制16名,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新增编制35名、核准编制外聘用人员20名。西安博物院由差额事业单位转为全额事业单位。从2021年起,连续五年将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从每年2500万增加到5000万,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每年1000万逐步增加到2000万,大幅增加文物保护资金投入。

  到2025年基本形成文物保护“西安模式”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保护优先、规划引领、合理利用、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讲好西安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民族精神。到2025年,基本形成文物保护的“西安模式”——文物保护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保护机构队伍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格局初步形成,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文物工作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

  规划为此提出了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深化文物安全监督管理、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深化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优化社会文物管理服务、加强文物宣传交流合作、推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等10项主要任务、34项具体举措。

  将推进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展示体系建设

  在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方面,规划提出:坚持考古先行、保护第一、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系统做好大遗址考古研究、空间管控、保护管理、开放展示工作,创新大遗址保护管理利用体制机制。

  完善大遗址保护体系。持续深化大遗址国家公园、集团运作、市民公园、民营资本投资、退耕还林、部省共建大遗址特区等模式。推动将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半坡博物馆提升项目纳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系,杜陵遗址、阿房宫遗址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序列,明秦王墓、秦庄襄王墓纳入省级文化遗产公园序列,不断释放文物惠民效应。

  创新大遗址展示方式。加强大遗址基础设施、保护利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遗址在游憩休闲、传播教育、环境提升、社会服务、产业转化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持续提升秦始皇陵、汉阳陵、汉长安城未央宫、唐长安城大明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推进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展示体系建设,强化隋大兴唐长安城空间格局展示。

  构建大遗址融合发展机制。强化空间布局,将大遗址保护利用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加强与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遗址区域及周边重要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推动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功能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战略等协调统一,将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周边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实现大遗址保护与生态、旅游等业态的融合发展,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

  推进建设标志西安文明形象的周秦汉唐主题博物馆群

  在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四项具体举措。其中包括深挖周、秦、汉、唐文化内涵,推进建设标志西安文明形象的周秦汉唐主题博物馆群。

  推进建设自然类、科技类、考古遗址类、工业遗产类、生态类、社区类等专题博物馆,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民俗、非遗类专题博物馆,重视利用民间收藏建立体现区域特色的主题博物馆。规范和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落实支持政策,依法依规推进非国有博物馆法人财产权确权。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

  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分类推进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推进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的决策执行或监督咨询机制。发展壮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使志愿者成为博物馆与社会连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以捐资、成立基金等形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博物馆 西安 发展

上一篇:西安搪瓷南巷永乐小区物业周末不上班居民购电难 物业:年轻人可请假来买电 下一篇: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启动高考改革、协调做好“民转公”学校编制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