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办实事,我们一直在。今年是华商报改版25周年,华商报于4月11日启动“爱·我一直在
华商报改版25周年”系列活动的首个专题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民生热线。
一座城市的治安防控体系关乎着我们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城市中人狗和睦共处也关乎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养犬要文明,安防要智慧。我们离文明养犬的路还有多远?我们的智慧安防走到了哪一步?
4月11日上午9时30分,西安市公安局防控体系建设专班主任张磊、防控体系建设专班三级高级警长唐德安,和西安市公安局限制养犬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羿、办公室主任崔广瑞做客华商全媒体直播间,就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在线解答。
诸如智慧安防有多智慧?街面防控有啥好措施?再比如大众关心的居家养狗扰民问题,如何解决狗狗便溺的问题等等,都可拨打热线电话:029-62502711、029-62502720进行提问。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亮点:整合多部门资源 实现全市安防小区“一张图展示”
西安市公安局防控体系建设专班主任张磊介绍,西安市投资3600余万元,开发了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应用平台(“一平台九模块”),平台融合了智慧安防小区、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危爆物品、寄递物流,平安地图数据、网上逃犯数据、PGIS底层数据、“雪亮工程”视频图像系统共73类数据和智慧公安航班定票、铁路定票、网吧上网人员、长途客运站定票等28类社会数据,平台设计工作总量824项。目前,实现了关注人员管控、态势感知等实战应用功能,上云部署工作完成率为99%。
张磊说,此外,西安市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分类实施、稳步推进”原则和相关规范性文件,有效整合民政、卫健、住建等部门信息资源,实现全市安防小区“一张图展示”,以及精准感知、研判社区、村庄的各类治安要素,预测预警并快速处置各类风险隐患。以高新区“枫林绿洲”小区、阎良分局凌云路派出所全辖区、莲湖区“公园天下”小区等地建设的“智慧安防示范小区”为标准,全面落实车牌识别、智能门禁等智能感知设备全建设和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功能。目前,西安市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802个,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全省排名第一。
犬类工作亮点:多部门联合执法 处置养犬扰民等违法行为
西安市公安局限制养犬管理办公室主任崔广瑞介绍,要想人狗和睦共存,首先养犬人要文明养犬,这对于那些不喜欢狗的人来说,才能加以理解并接纳。为此,2021年以来,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限养办深入全市900家单位、社区,持续开展依法、文明养犬宣传。在繁华闹市区、绿地广场、大型社区,共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65场次,以此提升养犬人对《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内容的知晓率,引导养犬人文明养犬。
“犬类管理工作涉及的不是一家两家部门,需要多个部门联合整治。”崔广瑞说,2021年,就多个部门多次联合执法,整治效果明显。截至2021年底,全年制定并下发《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开展大型犬、烈性犬、流浪犬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5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文明养犬及大型犬、烈性犬、流浪犬专项整治行动。其中《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被陕西省公安厅进行全省推广。
针对居家违法养犬扰民、不配合执法行为等疑难问题,西安市限制养犬管理办公室印制“违规养犬告知单”,在锁定养犬人住址,上门告知的同时,联合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办配合监管,及时处置。
九大渠道可以与我们联系交流:
1.热线电话:029-62502711、029-62502720。
2.如果热线火爆无法接通,也可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接线员记录问题后会转交给现场参加活动的相关部门。
3.华商报官方微博:关注华商报官方微博,发送私信“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热线+具体反映问题+您的电话”。
4.华商报官方微信:关注华商报官方微信(hsb88880000),在微信后台发送私信“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热线+具体反映问题+您的电话”。
5.华商网官方微博:关注“华商网”官方微博,发送私信“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热线+具体反映问题+您的电话”。
6.华商网官方微信:关注华商网官方微信(hsw_news),在微信后台发送私信“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热线+具体反映问题+您的电话”。
7.华商头条App:下载“华商头条”App,在首页下方菜单“广场”栏目,发送话题“#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热线#+具体反映问题+您的电话”。
8.下载“二三里资讯”App,在首页下方菜单“身边栏目”,参与话题#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热线#,发送具体反映的问题,将第一时间联系跟进;拨打热线电话18710411272(微信同号),或添加二三里西安小秘书微信,反映具体问题。
9.在今日头条找到并关注“华商记者帮”,私信发送“具体反映问题+您的联系方式”。
华商报记者 苗巧颖 卿荣波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智慧安防
上一篇:头顶滴水、地面积水 西安曼城国际小区地库漏水多年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