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黄昏
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
——《这世界那么多人》
如果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今天是来长春的第22天,时间过的如此之快,这段时间里,我们坚持医院、驻地两点一线。
今天天气微凉,阳光甚好,坐在回驻地的大巴车上,看着每日新增数量逐渐下降,心中不免有了期待,我们离胜利又近了一步?只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病人就可快点康复。
回想起这二十几天,有辛酸、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成长,科室同事的叮咛、家人朋友的问候以及战友的关爱都让我们虽远在千里但内心温暖。
相比第一次去胸科医院支援,这一次更加的从容一些。
祥和的方舱 乐观的患者
这个春天,展开了陕西援吉医疗队的千里驰援之路。3月21日17点,是我第一次进入方舱,因为没有支援方舱的经历,内心还是很忐忑,大巴车里我们的组长杨鑫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舱里的基本结构,带着我们一起熟悉路线,方舱分为好几个舱,我们接管的是C舱,一共300张床位,进入方舱后确实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相比于病房,这里的病人更加多样化,有几岁的小朋友、上网课的高中生,也有到处溜达的老人,如果不是确诊病人,一切都那么祥和。
简单的分工后,我们便投入到了紧张且有序的工作中。当患者知道我们是从西安来支援后,满是感谢,一遍一遍的说长春人民感谢你们,他们确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春人民的热情我们也常常被他们所感动着,有帮助我们一起发放物资的志愿者、有拉着我们画画的小朋友、还有即使知道我们吃不了东西依旧把自己零食拿给我们的叔叔阿姨,正是这些让我们更加有了动力。
期待吧,在不久的某一天,等疫情结束,我们见面握手,寒暄几句,如此甚好。
我们是同事 更是家人
其实,带给我们温暖的不止病人,更有我们的战友们,我们小组里有援鄂、援胸科经验的老师,也有初次抗疫的老师,大家彼此照顾,相互支持,相互提醒。每次进舱前都会互相检查,确保密闭性完好,也都会结伴同行,绝不会让组员单独行动。我们会分享怎么扎头发才不会让口罩系带压着头发,也会分享各种小妙招。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科室,二十几天相处下来,也有了彼此之间的默契,所以我也要感谢我的队友们,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安心。
至今,我们已收治患者800余例,目前已有将近700例患者治愈出院,长春的天气也在回温,我们终将会打赢这场战役,相信吉林很快就会春暖花开,生机勃勃。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 李青 华商报记者 李琳 整理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抗疫日记
上一篇:12-14日陕西大部有一次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 下一篇: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吉林抗疫日记:虽身体疲劳 但有决心打赢这场“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