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城北的西安蓝海风中心建筑外观干净利落,时尚大气。受访单位供图
华丽而精致的百米书墙四面环绕,营造出的“无限空间”延伸向上,半透明穹顶透出的光影均匀地洒在书墙之上,深邃又梦幻的视觉震撼感逐渐清晰……
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让蓝海风·漫巷从伊始就备受关注,漫巷只是西安蓝海风中心的一角。
在大多数商业综合体面临严峻外部竞争压力和经营模式困境的双重压力下,西安蓝海风中心却呈现出独有的商业韧性。自2018年,陕西蓝海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蓝海风中心全面开放以来,至今已走过近4年峥嵘岁月,如今艺术氛围浓厚,文旅感知清晰,商业依旧硬核。
2022年11月7日,刘凯步履匆匆地走进他位于蓝海风写字楼的办公室,商业运营、资源嫁接、产业导入,是他近期工作的3个关键词。作为陕西蓝海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凯坦言,蓝海风中心正在经历成长和蜕变。
6年磨砺探索,4年运营实践,在奔腾不息的时代浪潮中,蓝海风在西安城北悄然屹立了一座文化商业地标,也为西安送来了一缕又一缕的新风。
文旅春风
“不扎堆”的流量密码
在西安经开区,蓝海风中心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作为西安城北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综合体,蓝海风中心以三大特色业态(万怡酒店、5A甲级写字楼、漫巷沉浸式文化艺术社交空间)互为支撑的业态布局、创新求变的运营思维和持续输出的文化氛围,在商业基底中植入中国文化张力,在西安的文商旅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价值。
在近40000平方米的沉浸式文化艺术社交空间——蓝海风·漫巷,巨型百米书墙鳞次栉比的外观带来视觉震撼,个性有趣的文创手伴,温馨质朴的灯带设计,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在这里,文旅场景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消费场所,而是以浸润的舒缓叙事方式,营造出的“城市轻度假”空间氛围使人与城市温暖连接。
“从设计之初,蓝海风就反复考量,切入西安文旅市场,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考察了全球顶尖城市综合体后,我们回归初心,聚焦到文化本身,因为我们想做可以传世的作品。”陕西蓝海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玲说。
文化是商业的灵魂,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蓝海风·漫巷被打造成以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社交空间,涵盖设计师品牌店、复合式书店、零售集合店、文创街区、咖啡甜品店、异国料理店、亲子休闲空间、手作体验馆、科技娱乐等多元业态板块,打造全新生活美学体验场。
巨型书墙华丽而精致 城端传播工作室 胡聪 摄
蓝海风将“文化+”概念深化融入旅游、商业板块,代表作“百米书墙”,全长240米、高18米,藏书量超过35万册,是全国规模较大且独具特色的“最美书墙”,堪比一座小型图书馆。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开放式阅读空间、沉浸式旅游体验空间,均被赋予文化内涵,这也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带来城市商业空间的全新方案。
因此,蓝海风·漫巷在2018年12月正式开业初期,就带来极大的人气与关注,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
与很多城市综合体不同,蓝海风“不扎堆”,独立于喧嚣之外,却自有静谧的流量密码。在文旅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吸引持续的客流,是蓝海风的时代命题。
“蓝海风围绕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社交等场景,一直致力于构建目的地文旅消费体系,我们试图在被聚拢的文化消费场景中,寻找到年轻人钟爱的生活方式。”基于书墙对游客的视觉吸引,刘凯表示,蓝海风在文旅方面做了众多尝试。
据了解,蓝海风每年举办超过200场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活动涉及图书签售、文化沙龙、学者见面会、文化大讲堂、主题艺术展等诸多领域,还伴有音乐类、表演类的文化演出。同时,多空间展示艺术作品打造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空间,就连不起眼的走廊都悬挂着颇为专业的艺术作品……“在同等体量的城市综合体‘圈子’中,漫巷的客流还算是比较稳定。”刘凯说。
商业劲风
“重体验”的复合空间
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综合体,蓝海风选择以漫巷沉浸式文化艺术社交空间、初蓝茶空间等文化形式注入商业体,同时注重以文化为基底,扎根于“体验式”商业的运营。
蓝海风中心将文化植入商业空间,包括内装设计、产品美陈、空间调性,甚至还包括进驻商户的活动规划、经营引导等。
走进蓝海风·漫巷,主打越南菜的越美小馆,提供中印文化交流场地的琥珀宫,打造全新中式下午茶的半勺舒舒……依次打开消费者的味蕾开关。
“这个店是3月份开的,也是我们在西安经营的第5家印度文化交流餐厅。”琥珀宫的老板德福是印度人,他一口流利的中文,笑容满面。德福是个土生土长的印度演员、企业家,来到中国已有18年时间,源于对中国武术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他选择在西安创业、生活。
提起入驻蓝海风的原因,德福表示,尤为吸引他的是蓝海风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高品质的商业服务。
“蓝海风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大的场所和更好的运营、更贴心的服务,让我们能做更多中印两国文化交流、推广的活动,给西安人提供更多国际化的地方,大家共同来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德福说。
于2021年入驻蓝海风的越美小馆,它的负责人有着同样的感受。
“越美小馆在西安算是起步比较早的东南亚餐饮品牌,我们希望给客人别致的感受。蓝海风和我们的品牌调性非常搭,而且蓝海风给人的印象就是默默地把事情做好,包括很多看不到的地方,他们都做得很优秀。”越美小馆总经理许艺馨表示,在与蓝海风的合作中,很多商家获得了成熟的品牌经营理念,在商业运营中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基因。
除了对商业表现形式上的选择,在对内容填充上的倾向性,“轻零售、重体验”也是蓝海风中心的一大特色。
结合这些特色,手工制作、特色文创、主题生活馆等店铺在这里生根开花,用艺术化的方式诠释品牌特色,也用沉浸式文化打造蓝海风复合体验空间。
位于蓝海风·漫巷二楼的清晨秘境是一家原创设计手工皮具的设计师自主品牌店,在设计上偏重于年轻、时尚、极简的风格。
除却初次参观蓝海风带给自己的视觉震撼和温馨服务之外,令清晨秘境主理人刘芮辛印象深刻的还是开业当天。“当时是漫巷开业的第一天,有几个外国游客来游玩,当时我直觉认为他们一定会对我的产品感兴趣,果然,第一单成交的就是其中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顾客。”刘芮辛的自豪溢于言表。
“蓝海风经典的一句话是,不是只做一时的网红,而是要做真诚的产品,用时光反复打磨产品质量。”刘芮辛说。
在蓝海风入驻3年,刘芮辛表示蓝海风“很给力”。“除了相关免租政策,蓝海风还为商户搭建线上直播带货的渠道,引导我们发展多种经营”。
艺术轻风
“精品化”的运营诀窍
6年时间的精心打磨,让蓝海风从诞生初始就被赋予精雕细琢的匠心和浓厚的人文气韵,真切地做到了“把建筑当作品打造,把作品当艺术品去研磨”。
远眺而去,蓝海风中心的建筑外立面,犹如一艘启航的帆船于蓝海之上乘风破浪,蔚蓝色的建筑外立面赋予蓝海风以现代时尚魅力。建筑体干净利落,设施点线清晰,建筑内动线明朗。外广场上的古松傲然而立,建筑的重要入口摆放着貔貅、石象、石狮子等石雕瑞兽。
走进建筑内部,中国元素又赋予其含蓄的色彩,圆润木质与坚硬金属的碰撞,古旧家具与陶瓷艺术品的交融,让现代美感与古典诗意交织合一。
蓝海风是西安城市建筑代表作,也是艺术生长的高地。
以蓝海风·初蓝茶空间为例,11间人文茶室雅间、4间餐饮雅间,每个雅间都被赋予诗意和雅称,空间整体利用竹子与光影交错呼应,茶桌是所罗门大叶紫檀与不锈钢结合打造设计,寓意刚柔并济,利用自然采光,妙趣自在其中。
在室内陈设和装潢上,将西安本土的艺术元素蕴含其中。作为城北颇具艺术特色的高品质酒店,蓝海风万怡酒店也是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填充,瓷器、中式柜子、传统纹饰等,中国元素营造出酒店深邃、典雅的风格受到了众多旅客的喜爱。这种艺术化的外向表达,备受国内外商旅人士的青睐。据悉,自蓝海风万怡酒店开业以来,有位湖北籍商旅客户在万怡酒店有入住超过120次的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蓝海风中心项目除了精致的艺术设计外,空间美学背后是工程上的品质保障,细节之上的完美主义和高品质的建筑追求成就了蓝海风独具匠心的地标作品。
在蓝海风中心162米超高5A甲级写字楼中,4.2米的楼层层高、15厘米的架空地板,更有秦绣、国画、摄影等艺术精品完美融入办公空间,为整个区域带来全新的文化氛围和商务潮流。在高品质的办公环境、高标准的商务服务的双重加持下,吸引了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纷至沓来,写字楼出租率达到80%以上。
“蓝海风是在做一件艺术品,它坚持品质,不仅面子好,里子也好。”入驻蓝海风的西安市西部企业家商会,其执行秘书长王阿娟如是说,“如果你去蓝海风中心的机房,你就会发现建筑内部的精工细作和管线的整齐排列,连‘里子’都是艺术品。”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刘凯表示,蓝海风中心将持续深挖文化商业的资源和价值,丰富文化供给,提升体验式业态的丰富度,推动线下体验、线上销售的联动发展,完善业态聚合,创新消费场景,提升西安消费能级,助力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的发展动能。
城端传播工作室 韵竹 孙慧敏
相关热词搜索: 空间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