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呢?在文化宫呢?”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曾是几代西安人脑海里最动人的记忆。如今,它的整体拆除工作已接近尾声,3年后,一个新的工人文化宫将重新屹立在大家面前。
风风雨雨60多年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老化严重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建于20世纪50年代,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老化严重,功能设施落后,之后建的健身中心,缺少消防设施设备,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地处城墙西南角,毗邻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周边医院、科研院所林立,职工居住比较集中,文化、健身、培训、教育需求较大,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具备改造提升的现实基础条件。
结合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实际情况,西安市总工会拟拆除边家村文化宫现有场馆及门面房,在原址上建设一座功能齐全、地域特色突出、设施设备现代化的工人文化宫,更好地发挥工人文化宫的职能,满足职工群众对文化培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
原址重建新文化宫
设施现代化 功能更丰富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的拆除工作从11月10日开始,预计12月底可全部拆除完毕。原址上新建的文化宫,地上建筑面积22840.85m2,地下建筑面积16081.25m2。地上16层(局部4层),设置排演场、舞蹈排练厅及职工服务、职工培训、职工活动、技能培训设施。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文化宫主楼建筑总高度为78.6m,一层有活动楼门厅、前台、消防监控、等候区;二层有疏散通道、休息区;三层有职工书屋;四、五层有职工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区,六到十六层为文体活动功能用房,建成后按实际使用需求布置。
辅楼(排演场)一层平面有散场门厅、观众席、舞台、化妆间、爱心驿站、母婴室、休息室;二层有入场门厅、等候区、入场通道、观众席、更衣间;三层有入场前厅、楼座席、设备间;四层有排练厅前厅、排练厅等。地下室三层设置,主要功能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及人防工程。
据介绍,新的工人文化宫将于2023年五六月份开建,工期36个月。
在边家村矗立了60多年,见证了时代的发展,边家村工人文化宫也是几代人最珍贵的青春记忆,在拆除之前,很多人纷纷在门口拍照留念。得知新工人文化宫的功能后,他们又表达了期许之情。
1958年修建
“去俱乐部”曾是最流行的语言
边家村十字东北角就是陕建集团,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的位置最早是建筑工人的料场,政府考虑到工人的夜生活,于1958年建了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最开始,大家把文化宫叫俱乐部,一问“去哪”,“去俱乐部!”这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语言。
去工人文化宫看完电影出来,没有吃的、喝的怎么办?文化宫就引进了餐饮,在门口架的木板,卖凉皮。下雨了怎么办?又建了平房,开了照相馆、理发店、食堂等,后来就有了临街商铺,边家村工人文化宫也成为区域最繁华的场所。
碑林区乃至西安其他区域工人休闲、情侣约会,首选的就是边家村工人文化宫。
电影院 录像厅 舞厅这三大厅
承担了很多人的休闲时光
王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发生交集的,“我毕业后分配到这里工作,那时候,文化宫都是平房,有电影院、录像厅、舞厅三大厅,其中舞厅是个大篷子,虽然条件简陋,可挡不住大家的热情。那个年代的娱乐项目比较少,电影每天都有,一天8场,白天6场,晚上2场,白天上座率基本是8成,晚上则爆满。电影票分为甲票、乙票和丙票,2毛5是最贵的,每到晚上,票房门口,人山人海的,还有黄牛倒票呢。电影院最早放的是国产片,后来是港台片,从1994年开始,引进美国大片。”
王先生清楚地记得,国产片中的《少林寺》连续播放了很多天。引进的第一部大片是《真实的谎言》,电影院里有1152个座位,到了晚上还得加座,“那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啊!现在留存在脑海里,还非常鲜活。”
转播世界杯时突然没信号
文化宫紧急调影片来救急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是20世纪九十年代周边高校大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9月份开学季,新生都会熟悉周围环境,文化宫成为必逛之地,寒暑假时,录像厅红火,有事没事,就会相约去文化宫看个录像。
毕业于西北大学的梁女士说,1999年,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录像厅里转播国庆阅兵,很多人一起观看,太震撼了。此外,还转播过世界杯、欧洲杯等。
“有一年转播世界杯,剧场专门挂大投影,满场足有1000多人,我们正看得紧张的时候,外面打雷闪电,信号中断。”梁女士说,文化宫的人马上联系广播电视台,可也没办法,票都撕了,没法退。文化宫就把当天上映的最新影片拿出来播放,放完后天还没亮,他们骑着摩托车去电影公司的片库,又调了三部电影放映。“我们看得高兴,把球赛的事情都给忘了。”梁女士说。
期待它的新面貌
拆除前很多人来合影留念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老职工李先生说,那时候,文化活动多,文化宫就策划了文化夜市,很多文化名人打个电话就来了。文化宫组织的西安市职工新春大联欢,就是每年正月十五的联欢晚会,邀请驻地的单位出节目,晚会一个多小时时长,各个单位为了展示自己,争着出节目。
为了丰富职工的生活,文化宫还邀请书法家来写字,组织猜灯谜、套圈等活动,一个项目占据一个角落,都没有报酬,大家都非常踊跃。
“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陕西首映是在这里,还接待过《西游记》剧组、《老井》剧组,张艺谋还说他小时候来这看过电影!”李先生回忆起这些来,脸上写满了骄傲。
提到拆掉重建,李先生非常支持,文化宫里的柱子都腐蚀了,还有一些是临建,的确有隐患,在拆除之前,他们这些老职工和周围得知情况的市民,都赶来合影留念,“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我们非常期待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的新面貌。”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文 邓小卫/图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