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政企资讯 > 正文

深化国企改革,中陕核地调院有限公司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政企资讯 中陕核地调院 2022-12-24 09:21:03

  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根据省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集团公司相关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工作成果。一组亮眼的数据,是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最生动的写照。

  2022年,受国际形势、新冠疫情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地调院迎难而上,营业收入稳中有升,矿产勘查及铀矿勘查等重点项目同比去年均有大幅增长,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截止12月底,全年承揽项目69个,同比增长275%。

image.png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地调院党委积极推进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先后修订了《党委决定重大事项、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清单》《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党内规章制度,制定了地调院《总经理办公议事规则》等行政制度,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二是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共促发展。地调院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国企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今年,地调院党委建立先进党员责任区3个、党员示范岗3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和带动经营工作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助推经营发展。通过发挥党委领导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企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破解难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地调院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事项,充分发挥工资总额“总开关”作用,建立“工资总额根据效益决定、并按照劳动效率调整”机制,完善工资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工资水平、依据经营业绩调整工资总额,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突出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对工资增长的刚性约束,进一步树立“经济效益不增、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则工资不得增长”的薪酬管理理念。

image.png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明晰治理实践路径

  地调院全面完成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章程,科学优化决策流程,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体系。推动制度规则体系科学化,坚持以公司章程为核心,以“两会一层”为关键,推动瘦身健体工作常态化,大刀阔斧实施机构、产业、区域、资源“四大整合”,将原有7个二级生产单位整合成四个。同时对二级生产单位班子薪酬试行模拟年薪制,打破传统工资分配思维定势,对基层生产单位领导班子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年底根据各生产单位签订的《年度经营责任书》约定的业绩考核情况兑现年薪,极大的调动了生产单位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吸引和留住了一批关键岗位技术骨干。

  2022年全年实现总收入7063万,较上年同期的3478万元增长103%。其中,全年承揽项目69个,合同总额约1.3亿元。地质勘查类项目37个、测绘类项目22个、地灾工勘类项目10个。在所有合同中,地勘产业(含铀矿)合同额6656万元,占总合同额的51%;测绘及大地质产业合同额6383万元,占总合同额的49%。

  地质找矿成果丰硕。在铀矿勘查方面,今年是核资源勘查找矿成果丰硕,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一年,并开创了公司铀矿勘查新的多个第一。一是发现工业孔数量创历年之最,二是工业孔单孔平米铀量突破地调院铀矿勘查历史之最,成果多点开花,三是在二连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同时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通过两年的努力,地调院确立的围绕打造“以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为主导,核资源勘查为特色,测绘及大地质为补充”的产业模式得到有效发展,传统地质勘查、特色铀矿勘查及大地质技术服务产业均已创近几年新高,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良好发展态势。

image.png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员工队伍活力

  一是细化量化岗位职责。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编制下发了《管理部门人员定编定岗定员方案》和《生产经营单位设置、经营范围及人员编制方案》。

  二是实行竞聘上岗。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激发了地调院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中层管理人员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进一步健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今年,地调院对机关部门及生产单位共计15个中层干部岗位进行公开竞聘,同时对员工岗位实行双向选聘上岗,形成优胜劣出的用工机制。

  三是建立全员绩效考核及实行业绩导向的分配机制。构建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贡献为依据的公正公平工资制度,推行岗位价值差异化,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破除平均主义、“高水平大锅饭”。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激发员工队伍活力。健全职工薪酬市场化对标体系,有效推动薪酬分配优先向高技能人才、核心骨干和一线关键岗位倾斜。以探索中长期激励为方向,优化薪酬结构,突出绩效功能,推动收入能增能减,月绩效考核与人均产能挂钩,上不封顶,最终实现激励与约束相统一,100%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当前,地调院职工薪酬中月绩效占比约30%,后期将通过不断调整,逐步加大职工月绩效收入占比,要让干的多的职工拿的多,突出多劳多得,彻底打破“大锅饭”薪酬机制。在3-11月野外生产黄金时节,地调院野外职工月绩效收入均突破100%,最高达400%以上,极大激励了野外职工工作积极性。

image.png

  “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深化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地调院将持续通过改革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建设成为省内一流新型地勘队伍而团结奋斗。


来源:中陕核地调院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市倡议市民参与快递外卖配送陕西多多买菜众多岗位等你来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