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政企资讯 > 正文

把军人的本色书写在乡村振兴路上

政企资讯 国网 2022-12-30 16:15:49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就是要冲锋在人民最需要的第一线”。2021年6月,赵洪慧在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党委的号召下,主动申请派驻米脂县李家站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扎根村里的400多天里,她成为国网陕西电力公司的首位“女第一书记”,村民心中的“赵书记”,朋友口中的“村姑”,战友眼里的“农民”。她用真诚为民的工作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用真心,勤走访

  刚到李家站村时,村委会天天有老百姓跑来看热闹,好奇新来的第一书记是个什么样。见到是位女同志,村民七嘴八舌议论道:“咦,来了个女的,能干啥?”“不是糊弄人吗?”“下来走走形式,估计不会住在村里吧......”

  面对村里群众的不信任,她暗自告诉自己,必须拿出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来,把人民群众当成自个的亲人,不怕他们不认可,于是她的驻村生活开始了。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拿起小本本,穿上电力工作服,赵洪慧用两周时间走访了41户脱贫户,25户一般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村里基础设施老旧、人口分散、种植养殖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涣散等诸多问题。

  抓建设,重管理

  当她知道村支部委员对自己的职责不够清楚,党员也不过政治生日时,便与村“两委”干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建党一百年周年活动,一起学习《党章》《党规》。开展“红色七月每周学”活动,利用党员农闲时组织村里常住党员开展远程学习教育,组织村民学讲话精神、学政策、学先进典型;开展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树责任”活动、党员家门口悬挂“共产党员户”等,加强党员意识、树立党员标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与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渠南村联合开展“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活动,提升李家站村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

  “这是我第一次过妇女节,谁还知道今天是我们的节日啊!”“感谢赵书记,还为我们准备了这么一个大蛋糕。”“客气了,大娘们、姐姐们,我们女人家里是把好手,地里也是把好手,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作为第一书记也作为一名女性,今天给大家过这个节是应该的,从今天起我们必须爱自己、善待自己,吃完蛋糕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扭秧歌去”。这是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党员与40余位女性村民开展“勤学勤奋 担当奉献,争做新时代的新女性”主题党日座谈会上的聊天内容。她将重要节日与主题党日相结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在元宵节组织开展“庆汤圆、送温暖、话春耕”活动,在端午节、儿童节与国网榆林市米脂县供电公司联合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共庆佳节”活动。开通“李家站村党员之家”微信群,让常驻党员、流动党员都能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使“党课”有人听、听得懂、用得上。

  她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她主动参加县组织部开展的“第一书记上讲台”活动,受到了县委组织部领导的肯定,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交流活动。只有自己业务熟、业务精了,农民才会信任你,才会有事来找你。

  2022年9月底作为党建阵地之一的“振兴亭”建成,在“振兴亭”里与村民们开展“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活动便成了她又一项重点工作。她还时不时制作党课微视频,发在李家站村微信群里,让在出门在外的村民们也持续了解家乡、掌握家乡的变化,不断增强村民们共建家乡的使命感和认同感。

  办实事,贴民心

  “赵阿姨来了”“驻村工作队的阿姨来了”在端午节、儿童节来临之际她邀请国网榆林市米脂县供电局共同慰问李家站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她得知村里有一个学校,从幼儿园到六年级一共才12个学生,而且这里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都是缺失父爱或者母爱时,她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她寻求社会和公司力量,多次邀请单位支部到学校开展慰问活动。她还邀请国家电网陕西张思德(榆林大客户)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村寄宿制小学开展“学雷锋安全用电进校园”活动,联系慈善协会为学校筹集到40套桌椅板凳,为低保户李光林家的3个小孩、留守儿童冯婉宁申请“牵手+萤光计划”项目助学金。作为一名母亲,她心疼这些孩子,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也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组织关注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此外,她还邀请输电运检专业党员开展防山火宣传,邀请米脂县公司供电局党员志愿者到村里开展“老少同乐、欢庆端午节”活动。邀请西安电力医院在村委会开展“健康体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义诊活动。八月十五慰问边缘户,嘘寒问暖,讲解政策,让边缘户在节日期间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

  勤学习,促产业

  “赵书记,去哪里呀?”“牛场!”和富顺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帮扶产业,也是村里的唯一产业。每天她都会去牛场两趟,她深知干好产业就是为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合作社由于饲养员年纪大和合作社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去年小牛成活率偏低。她及时汇报顾问张雷威,询问畜牧专家,当知道小牛在母牛肚子里的时候营养没能跟上,导致小牛出生率不高时,她自掏腰包在镇川镇畜牧药店购买多维、牛初乳、葡萄糖等,但是这些只能治标不治本。她又与顾问张雷威商量能否在饲料上想办法,购买多功能饲料。经过市场调研,向其他养牛大户请教,现在小牛成活率倍增,合作社从70头牛现在达到126头牛。从管理上立制度,每两周召开合作社工作例会,场长和饲养员分别汇报合作社运营以及牛的成长情况,出纳对牛场财务进行梳理,通过会议制定药品台帐、药品领用表,牛场场长、饲养员签到表,小牛出生情况表。每月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场长、饲养员利用多媒体视频、书本提高养牛技能,现在的她可以判断母牛大概什么时候分娩,吃什么草料可以长膘,小牛在几个月的时候就要断奶等等。

  一年多来,她以村为家,秉承群众事无小事,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一家家的入户资料、一本本的驻村日记,见证了她在李家站村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见证她工作的点点滴滴。她以人心换人心,以真情换真情,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不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来源:国网

编辑:徐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技术骨干”到“陕北好后生”——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供电公司驻米脂县罗家硷村工作队员丁立国 下一篇:国网陕西电力:全力做好迎峰度冬电力保供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