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商政务观察|9天里浐灞47个社区移交未央灞桥 西安开发区社会事务移交接近尾声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李新怡 2023-03-23 19:17:45

全面推动机构改革,逐步、稳妥精简剥离社会事务,这是去年年初,西安给八大开发区布置的“作业”。一年时间过去了,“作业”完成的怎样?

据“西安发布”2023年1月23日消息,西安印发《开发区剥离移交社会事务工作方案》,指导经开区和未央区完成试点工作,西咸新区、高新区、航空基地、国际港务区先后完成有关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剥离移交社会事务超过2900项。其他开发区与相关行政区签订了框架协议,正在有序推进。

近日,浐灞、航天等开发区密集向行政区移交社会事务。按照西安市的部署要求,开发区剥离移交社会事务工作已接近尾声。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按照“分批移交、先易后难” 的原则,本轮移交的社会事务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

分批移交 先易后难

3月20日,西安市未央区和浐灞生态区发布通告: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决定自3月25日起,浐灞半岛、自然界社区等 29个社区由浐灞生态区移交至未央区管理。相关社区由未央区各街道属地管理,所涉及社会事务自移交之日起分别由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未央区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办理。

作为西安市最早进行社会事务移交的行政区,未央区和开发区之间的移交走过了怎样的路径,其中涉及的人事、机构等又是如何协调交接的?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市未央区负责社会事务移交的工作专班。

华商报记者从专班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未央区的移交任务一共涉及4个开发区,分别是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西安市经济开发区、浐灞生态区,但前两项的主要社会事务本就属于未央区直接办理,因此,移交工作的重点在经开和浐灞。

西安选择的这条“去行政化改革”之路,其工作宗旨之一是“分批移交、先易后难 、权责一致、稳妥推进”,因此,第一批移交以社区、小区为依托,选择较易移交的几类事项: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灵活就业人员失业登记、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待遇办理等社区事务;上沿至区级单位的窗口事项;部分综合执法事务。

未央区的接收工作从去年5月底正式开始,经开区和未央区首先签订了社会事务移交承接框架协议,之后,专班工作人员走进社区梳理需要移交的内容,“最开始由两区的各职能部门梳理统计了十几项事务,后经多方调研摸底,移交事务多次扩展,再由两区剥离移交领导小组商定双方有分歧的细节,最后由两区领导最终确定,经开区41项社会事务移交未央区管理。”工作人员说,“因为是全市第一次,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只能一点点摸索前进,行政区接什么?怎么接?接管后怎么办?未央区反复研究,整个过程花了约2个月的时间。”

为了保障移交后的工作 未央区选聘了174名小区工作站长

摸底数建台账、社区按照标准拆分、整理办公场所、全员培训......梳理完成之后经开区和未央区展开正式交接。从去年7月22日开始,双方对176个小区,共计41个社区,涉及30万人的事务展开交接。

未央区区委编办工作人员介绍,在人员方面,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业务成建制进行转移,而经开区部门在编的工作人员未涉及划转,“减负”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但之后的群众服务必须要保障,那么空缺如何填补?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障移交后的工作不断档,未央区给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同时按照未央社区治理模式,选聘了174名小区工作站长、1607名楼栋长。行政区增加的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及开发区财政予以保障。

经开区向未央区的社会事务移交工作从去年5月底开始,11月初结束。11月9日,两区发布公告称这次移交已全部完成,之后双方签署了《经开区未央区社会事务移交承接备忘书》,自此,两区已就41个社区范围内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移交承接达成共识。

移交工作在发布通告前已准备就绪不影响群众办事

双方工作交接,必然涉及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也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工作人员的过渡期和市民的过渡期。

“不管是这次全市范围内的改革,还是我们的具体交接工作,其实都是为城市发展做好服务的同时,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未央区区委编办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的过渡期,其实就是两区之间的工作交接,其中涉及两区之间工作业务交流、新人员招聘和培训等,而这些工作在去年11月9日之前已经完全结束。因此对于市民来说,日常事务办理不受影响,从去年11月16日开始,群众即可前往新窗口办理事务。”

未央区的第二轮社会事务交接是和浐灞生态区,模式和经开区的移交一致,已于3月20日完成并发布公告。工作人员说,在第一次和经开区交接的基础上,这次交接的速度明显提升,第一轮用时近6个月,而这次用时4月余就完成所有交接。“之后就是查漏补缺,会根据群众的日常需求,完善服务阵地,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做好保障。”未央区区委编办工作人员说。

借机拆分大型社区 引入专业机构介入社会事务

第一轮移交工作的重点在“基层社会治理”上,那么社区工作的交接必然是重点。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浐灞生态区第三轮移交的浐灞半岛社区。

按照国家民政部要求,每个社区管辖3000-5000户,浐灞半岛社区也借着这次社会事务移交的契机进行了社区拆分,社区书记张剑萍说,移交前有近万户,现在社区内实际入住的共有4551户。拆分出去的部分,建立起新社区,调配、招聘新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完成体量减负之后是结构减负,原本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的一些社会业务,转变为引入专业人员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负,留够空间进行日常的基层自治。社区的这条“去行政化”之路体现在压缩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空间,合理布局规划,为专业人员配备免费的工作场地,因此,浐灞半岛社区的社区服务站以及综合大楼的功能室布局做出了微调整。“比如说现在敲定的事务是社区托育,之后,社区为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由他们来为0-3岁、6-12岁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社会组织入驻后,只需要承担少量的水电支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减免方式,让这些第三方机构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准,以及低于市场的服务价格。”张剑萍说。近一个月时间,未央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社区一对一指导交接工作,社区门头、各功能室的牌匾都从经开区变更为未央区,各窗口业务的网络也和未央区互联,“由于之前的开发区没有部分审批权,因此之后的业务办理可能会更垂直。”

一个月时间 浐灞三次移交社会事务

其实,浐灞生态区和未央区之间的社会事务移交,是浐灞区的第三次移交。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第一次是在今年2月22日,幸福里社区从浐灞移交给新城区管理;第二次是3月17日,御锦城社区、振业社区、华文社区、会展社区等18个社区所涉及的10大类51项社会事务,由浐灞生态区移交至灞桥区管理,自移交之日起相关事务分别由灞桥区对应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灞桥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加上即将于3月25日移交的29个社区,9天内,浐灞共有47个社区移交给未央区和灞桥区。

除了浐灞,3月15日,航天基地区域内社区(除206社区、六院社区)所涉及的12大类40项社会事务由航天基地移交至长安区管理。

专家:逐层移交重在及时总结评估

在特定的发展时期,赋予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进行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或对其子女提供教育保障,能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是随着开发区人口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难免形成“小政府”难担“重任”的状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红娟认为,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从国家层面,需要符合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模式。而陕西省今年也提出,要开展“三个年”活动,这之中提到的“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和“营商环境突破年” 同样标志着一心一意发展经济是必然趋势。

“将基层社会治理的民生工作交还给经验更加丰富的行政区,能够依托行政区这个平台,提供较为完整的民生服务。”杨红娟说,“再者,像前面提到的社会力量介入社区治理,这种购买服务在西安多个区做得有声有色,最终的结果不只是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理能力同样得到提升。因此,杨红娟认为,无论是这轮移交之后,还是之后的“由易到难,逐层移交”,都应该做到及时总结,评估移交效果,避免过渡期的风险,进行有序、健康、安全的社会事务移交,逐步制定出一个真正符合人民需求、经济发展的方案。

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通14条定制公交线路!西安本周末迎来清明祭扫高峰 下一篇:中欧班列(西安)2023年开行突破1000列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