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文博之夜”奇妙游 目不暇接嫽扎咧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3-05-23 08:54:53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5月22日晚,2023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系列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行。

陕西省副省长徐明非宣布活动启动暨“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览开幕,西安市副市长孟浩、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在活动现场,新展开幕、虚拟数字人上线、元宇宙科技展示、舞蹈表演、文创体验、非遗展演、真人秀……一系列活动随之启动,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夜间文博盛宴。

原创展览《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开幕

mmexport1684770611022.jpg

mmexport1684770591263.jpg

IMG_20230522_201413.jpg

西安博物院原创展览“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当晚在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幕。策展灵感来源于西安博物院所藏的唐代三彩腾空马,以马背上的胡人少年为原型,演绎出蓝衣少年这一人物角色。通过胡人少年在大唐长安游历所见、所闻、所感,围绕 “长安市”“长安寺”“长安郊”“长安居”四个集中化的场景单元,以“大唐金市” “胡姬酒肆”“禅茶之风”“百戏杂技”“狩猎出游”“水边丽人”“宅居庭院”“陈设器用”八个小节,勾勒出繁盛、热烈的唐代世俗生活百态,描绘出长安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通过异域来客的内心体悟与 文化认同,展现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彰显中华文明的感召力、凝聚力。

“博物馆号”串联西安六大文化和精神坐标

微信图片_20230523002758.jpg

5月22日,西安城市观光车推出了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巴士,以“博物馆号”为流动载体,串联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含光门博物馆、碑林博物馆、钟鼓楼六大西安的文化和精神坐标,再现大唐风韵。车厢内部以复原文物展示和盛唐美好生活场景共同组成,引入三彩琉璃马、琉璃侍女、瓦当釉采壶等一批能代表盛唐长安的优质文物复刻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用文物场景讲述“盛唐故事” ,让文物场景融入“盛唐故事”,还将可追溯一千多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点心唐菓子,搬上了行进中的盛唐文化空间。登上“博物馆号”一秒“穿越”,仿佛置身唐朝人的室内生活场景中,可观盛唐之美、品盛唐滋味。

四位虚拟数字推荐官发布

四人合影.jpg

陕西作为周秦汉唐文化中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陕西文物局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打造出四位虚拟数字形象代言人:“周知礼”、“秦威武”、“汉英俊”、“唐美丽”。这四位虚拟形象分别对应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四大朝代, 通过整合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和挖掘人物特征,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虚拟数字人物。

当晚,四位虚拟数字推荐官发布。未来,四位虚拟形象将利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链接历史与现代,用“文化+科技”的方式展现陕西传统文化魅力,以现代化视角再现历史荣耀,在传承经典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 承担起中华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

沉浸式数字流动博物馆与观众见面

Videoframe_20230523_025216_com.huawei.himovie.jpg

在活动现场,沉浸式数字流动博物馆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它由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联合思博派森文化传播(西安)有限公司推出,为首次与观众见面。该沉浸式数字流动博物馆

以唐代宰相韩休墓壁画为主题,采用了最先进的虚拟展览技术,让观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全方位欣赏壁画艺术,聆听文物故事,感受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虚拟展厅中,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壁画艺术,还可以通过任意门穿越到壁画修复实验室感受科技考古和壁画修复的艰辛,或者造访韩休墓发掘现场观察发掘时的真实细节,甚至可以通过故事化的情节设计扮演历史角色。

元宇宙把静态藏品变成可体验生动故事

静态藏品经由数字技术改写,组成为一个个可以体验的生动故事。西安博物院携手阿里元境打造的元境博域元宇宙也在主会场亮相,展示了最新的“沉浸式”文物科技成果。

Videoframe_20230523_023954_com.huawei.himovie.jpg

《宝珠记》作为合作第一阶段的互动剧情,其故事灵感来源于《太平广记》。阿里元境与西安博物院通过深度挖掘文物背后故事将文物人格化,结合历史设计互动体验剧情,以3D实时云端渲染技术和高清建模来呈现沉浸式元宇宙世界,让文物走出展厅,以更鲜活丰满的姿态与公众见面。

首届陕西数字文创大赛拉开帷幕

为推动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物局决定联合百度公司等单位开展“首届陕西文物数字文创大赛”活动。大赛以“赋能文化创新,互联时空智慧”为主题,鼓励各类参赛者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创意精神为基础,充分挖掘陕西丰富的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参赛作品。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网www.sxszwc.com,进一步了解大赛规则和活动情况。

第四批10家社区博物馆获授牌

为让社区博物馆成为寻乡愁、寻记忆、寻根脉、循发展的精神家园,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继前三批社区博物馆授牌之后,陕西省文物局又在全省遴选出第四批共10家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社区博物馆。在文博之夜活动开幕仪式上,10家社区博物馆获授牌。

IMG_20230522_190404.jpg

它们分别是:西安市高陵区庙西村社区博物馆、阎良区宏丰村社区博物馆,宝鸡市麟游县崔木知青大院博物馆,咸阳市旬邑县吕家村社区博物馆、旬邑县马家堡社区博物馆,铜川市耀县水泥厂社区博物馆,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社区博物馆、佛坪县沙窝村社区博物馆,安康市镇坪县中坝社区博物馆,商洛市山阳县法官庙社区博物馆。

目前全省共有授牌社区博物馆66家。

“陕西省青少年文博素养培育基地”获授牌

在活动现场,“陕西省青少年文博素养培育基地”也获省文物局授牌。2021年,陕西省文物局与陕西省教育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工作机制,将博物馆资源与教育资源充分融合,以优秀的民族文化、璀璨的文明、奋进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阅古今 知中国·陕西历史文化进校园文物图片展”应运而生,走进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与西安市雁塔区特立实验小学,构建文物图片展与VR云上展厅,以新石器时代、周、秦、汉、唐与近现代革命时期历史文化展览纳入课后服务内容,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穿越千载依然历久弥新、传承永续。

640 (1).png

当晚,西安音乐学院还为文博之夜展示了舞蹈表演——唐乐舞大曲《团乱旋》精粹和《水边丽人》。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赵彬 马虎振/图(部分照片由西安博物院提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