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华商观察|馆城融合 高位发展 博物馆有望成为西安发展“新引擎”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3-05-25 22:02:15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5月24日,《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有网友表示,这个规划太好了。

  为何网友说“太好了”?仔细阅读这份规划,让人感觉西安这座“见证了中华文明连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发展脉络”的古都,终于迎来了与她的独特禀赋相匹配的、以博物馆之城建设为依托的城市文化发展蓝图。

  而为了最终绘就这幅蓝图,从2023年起到2035年,涉及“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在规划中都有具体部署与安排。可以想见,这个规划将来的实施,必将使博物馆成为彰显西安城市特色、助力西安进一步发展的“软实力”与“新引擎”。

16227775486521233.jpg

  1、馆城融合 彰显特色

    这份规划的编制思路,最大的特点是“馆城融合”。

  在指导思想层面,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博物馆之城”,把“博物馆之城”建设放在西安市“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西部经济强市、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的奋斗征程中,来充分彰显博物馆的积极作用。

  规划制定的“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发展定位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大学校”功能,拓展活化博物馆“城市空间”作用,深入挖掘博物馆“城市记忆”元素,全面彰显博物馆“城市魅力”影响,奋力激发博物馆“城市动力”效能。

  发展目标有六点:稳增数量,优化布局;提升质量,激发活力;挖掘价值,创新转化;馆城融合,和谐共生;彰显特色,精神家园;高位发展,自信自强。

  如何“馆城融合”?规划中明确,就是要“突破博物馆‘围墙’,深化文旅融合,加强同图书馆、美术馆、书店、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合作,依托社区文化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文化公园、绿廊步道等市民共享空间,进一步探索博物馆融入城市生活的常态化机制、可操作模式和实现路径。”

  如何“彰显特色”?就是“立足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整合凝练考古遗址、革命文物、工业遗产、自然生态、民俗非遗资源等优势和核心价值,重点围绕文明之源、红色基因、周秦汉唐、生态民俗等打造专题博物馆群落,构筑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西安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如何理解“高位发展”?就是发挥博物馆助力城市发展的潜能,为西安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作贡献。让博物馆工作积极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按照规划总体目标,到2025年,“博物馆之城”建设布局基本成型,基本实现西安博物馆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推进西安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助力陕西由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迈进。到2035年,西安全市将形成全覆盖、多层级、富有西安特色、日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博物馆体系;以文明之源、红色基因、周秦汉唐、生态民俗等为专题的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博物馆落地开放;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完备;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博物馆发展与旅游等多种产业有机融合,充分释放推动城市发展的潜力和效能,形成“馆城融合、活力创新、人人共享”的规范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西安“博物馆之城”,实现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

    2、一核两翼 四维六面

  围绕西安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以“华夏根脉,精神家园”为特色定位,提出了“一核两翼,四维六面”的总体布局。

1.jpg

■“一核”

  即西安城市博物馆集群。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现有博物馆分布,整合西安市城区博物馆布局,构建城市博物馆集群,提升主城区博物馆的研究、阐释、传播水平与能力,建构博物馆集群核心价值,展现“千年古都、活力西安”魅力。

  ■“两翼”

  华夏根脉文化标识片区:依托蓝田猿人遗址、杨官寨遗址、半坡遗址和太平遗址等,推进华夏之源历史文化组团建设;依托丰镐遗址、秦咸阳城遗址、汉唐都城遗址和汉唐帝陵,推动周、秦文化主题博物馆和汉、唐历史文化园区建设,形成文明标识展示体系,助力中华文明精神家园建设。

  关中人文生态体验片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对接陕西省“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规划,以秦岭国家公园、关中民俗展示园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村史)博物馆等为着力点,打造关中人文生态体验片区。

2.jpg

■“四维”

  即四个发展维度:“文明探源——中华标识”、“红色基因——革命文化”、“三秦风韵——城市记忆”、“多彩生活——活力西安”。

  ■“六面”

  即六项重点工程:

  一是博物馆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博物馆研究、收藏、保护职能,增强教育、服务、传播效能;促进博物馆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会展经济、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二是中华文明探源和周秦汉唐展示工程。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周秦汉唐主题博物馆群落建设,探索考古遗址的博物馆展示利用模式,打造主题展览、主题游线,凸显西安“华夏根脉、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是红色基因传播传承工程。立足西安革命文物资源,保护、传承、传播革命文化内核,建设红色基因传播传承示范基地,探索具有西安特色的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模式。

  四是城市记忆博物馆群落共建工程。深挖西安城市发展脉络,依托社区博物馆(文化中心),结合工业遗产、历史建筑、名人旧居,建设(改造)一批城市记忆博物馆,促进城市文脉、集体记忆的保存、展示和活化利用,彰显西安城市活力。

  五是关中民俗与乡村博物馆共建工程。整合关中民俗文化资源,挖掘阐释价值内涵,结合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工作,认定一批乡村(村史、民俗)博物馆,打造一批乡村博物馆文化体验线路,助力乡村振兴。

  六是文博创意孵化器(园区)共建工程。以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为示范引领,搭建一批文博创意孵化器(园区),激活文博创意产业,促进业态重塑与创新创业,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服务西安高质量发展。

    3、十项任务 确保实施

  为实现总体布局,规划制定了“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十项主要任务。

  分别为:构建多元一体的“馆+城”肌理;形成层次分明的博物馆体系;深培系统长效的博物馆根基;推进共建共享的博物馆教育;优化需求导向的博物馆服;激活创新引领的博物馆传播;促进共赢发展的博物馆合作;探索文旅融合的博物馆业态;创新活化利用的博物馆产业;推进馆城融合的国际博物馆之都。

  十项任务中,多项内容其实都和“馆城融合”的思路的相关。

  比如,“构建多元一体的‘馆+城’肌理”这项任务包括三部分:依托文化轴线构建“天然历史博物馆群”,依托山形水系构筑“自然生态博物馆群”,依托民俗乡村构筑“关中人文博物馆群”。

  在“推进馆城融合的国际博物馆之都”这项任务中,提出了“汇聚产业能力,助力西安高质量发”、“馆城融合发展,打造博物馆国际之都”。

  总共50页的规划中,十项“主要任务”的安排与部署占了32页篇幅。不仅每项任务都有详细安排,在这部分还插入了11个“专栏”的具体工作部署。比如在“探索文旅融合的博物馆业态”这项主要任务中,相关“专栏”列出的工作部署中包括了“夜间博物馆产品供给计划”:配合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等历史文化聚集区,永兴坊、白鹿仓等关中民俗文化聚集区的国际化、适老化改造,支持高新嘉会坊、永兴坊等“夜长安”标识地提供多语种公众服务,丰富夜间文旅融合产品供给,提升西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国际吸引力、亲和感。

  为保障实施,规划提出建立由西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发改、财政、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资源和规划、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及各区县、开发区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领导小组”。

  目前,该规划正在公开征求意见。6月24日前,社会公众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寄信的方式来表达对西安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意见或建议。电子邮箱为:xasbwg@163.com。寄信地址为:西安市凤城八路109号,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邮政编码:710007。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