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文旅街区沉浸式体验 文博会打开“陕西模式”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06-10 07:26:24

  文化传承有什么新路径?文化产业如何带动经济?文创生产怎样助力改善民生?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文化产业从业者在创新实践中孜孜以求地探索着。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陕西展团带来了文化传承创新的“陕西模式”。

  文化融入沉浸式街区

  海内外同行也来打卡

  本届文博会,唐韵十足的陕西馆最具中国风,门头上“长安十二时辰”的牌匾也是陕西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据悉,本次展馆布展就是由唐代市井民俗文化街区“长安十二时辰”的投资方陕文投策划执行的,不仅将街区搬到展馆里,和观众互动的NPC也来自“长安十二时辰”,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在展品类型方面,陕西展团此次推出“唐风文创”板块,广泛征集陕西各文创公司的唐风文创作品,组团带到文博会现场。漫画家二乔先生创作的第三本唐妞系列漫画书《原来唐朝这么好玩》首次在大型文化展会上与全国读者见面。记者连线漫画家二乔先生,他表示:“没想到这次漫画书的主题和文博会陕西馆的主题这么吻合,沉浸式体验是文化传播的一个方向。我创作这本漫画,希望通过轻松有趣的传播形式,让大众感受大唐文化、陕西魅力,了解唐朝为什么‘好玩’”。此外,唐风文创还包括“梦回长安”手账、“花舞大唐”胶带、“流行中国”行李牌等文创产品。观众在沉浸式游览体验中,打开了“买买买”的模式。

  文化IP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是陕西文旅的成功实践,在深圳文博会上得到了又一次推广。不仅吸引全国各地的观展者,连其他场馆的中外策展人和展商也纷纷前来打卡。来自内蒙古的展商谢彩云说:“我挺喜欢陕西文化的,在陕西馆看完之后就更加向往,我相信我下一站会去西安。文化传承就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也是我下一个目标。”

  博物馆文创走进生活

  能玩能用还能“喝”

  陕西是文博大省,逛文博会的人,目光自然会锁定博物馆文创。

  兵马俑主题的文创产品,除了经典的缩小版复刻铜车马之外,钥匙链、挂饰、冰箱贴都具有实用功能,在文博会上也被抢购一空。值得一提的是Q萌的“壹秦”系列公仔非常具有潮玩气质。“壹秦”系列公仔设计团队负责人说:“以往的博物馆文创都比较写实,壹秦系列兵马俑文创造型简约,给未来产品个性化涂装、品牌联名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可以通过更多途径传播陕西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历史、接触文物,逐步传递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内涵和意义,这是未来文创产品开发的一个趋势。”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带来的文创产品,除了青铜器文物的复刻版,还有很多根据青铜器铭文制作的文创产品,这些来自西周的纹样、文字,放在生活用品上散发着古典美。一款保温杯是时尚的青草绿色,暗合青铜器的色彩,杯身印有一圈兽面纹,杯盖上的“中国”二字,是何尊上的铭文,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记者在陕西茶叶展台,看到有一款“安康秦汉古茶”的包装上印着:“源自公元前141年”。这么具体的年份是怎样得来的?安康秦汉古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晓芳说:“陕茶传承千年是有历史依据的。汉景帝阳陵出土了茶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我们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以汉阳陵出土的古代茶叶为标本,经汉阳陵博物院监制,采用平利县高海拔富含硒元素的茶鲜叶作为原料进行复原生产、创新加工,让大家喝到千年古茶的味道。”可以喝的博物馆文创,在全国文博系统也不多见,古为今用,博物馆文创走进大众生活,带动产业发展。

  文创助力改善民生

  毛线钩织出“花花世界”

  陕西馆里,一个五彩缤纷的展位吸引观众,门头上挂着红红火火的柿子,展台上各色花卉形象逼真,西游系列公仔细节丰富,这些文创产品都是由毛线编织的。宝鸡市经二路街道蒲公英社区工厂第一次参展就销售火爆,展位负责人袁湛韬说:“我们这次带来了毛线编织的陕西文化,有陕西十个地市的市花、唐代仕女公仔、西游记公仔。还有今年生肖兔子形象。我们带来的一万枝花卉,除了样品都卖空了。”

  袁湛韬介绍说:“这些手作文创都是充满智慧的阿姨们一针一线制作出来的。她们都是普通妇女,有宝妈,有老年人。其中包括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四个村子的一些村民,还有渭滨区、金台区的十个社区居民。我们给妇女教一门手艺,她们用碎片时间就能完成,计件取酬。”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袁湛韬常常被感动,“有一个山村非常偏远,本来我们想取消这个点位,有一个外来媳妇就撵着我的车跑。她说:‘姐姐你能不能继续做?哪怕我自己坐班车去送。’我说:‘你这样不划算呀!’她说:‘我昨天第一次花自己挣的钱,用30块钱买了一条裙子。’这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颤,我就下决心要把帮助妇女就业这个事情做下来。我们现在已经发展到1000人在做手作针织文创。”

  宁强县羌绣和羌编手工艺品展台别具民族风情。展位负责人介绍:“我们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广泛招募民间羌编艺人,通过成立社区扶贫工厂、建立残疾人基地、购买贫困农户竹子的方式,从事竹编手工艺生产,实现了农户居家灵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经带动200余贫困户增收脱贫。”

  文化产业不仅能够传播历史文化,还能够带动乡村振兴、助力改善民生,毛线编织和竹编文创产品,编出了美丽的生活前景。 华商报特派深圳记者 路洁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文旅

上一篇:西咸新区新增3所新学校 今年秋季开始投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