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多国联合申遗中国具有龙头地位
主持人:目前申报世界遗产的总体形式是怎么样的?
孙福喜:总体的形式是比较好的,丝绸之路申报文化遗产和其他的不同之处就是,其他都是自下而上的申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经典的申报,这次丝绸之路申报遗产,不同于其他的特点:一个是自上而下,这个活动是国际教科文组织主导,还有其他国家积极参与的一项申报活动;第二个既然是自上下而上的,同时也是多国申报的,是一个文化线路,不是一个单独的经典。
主持人:多少国家在进行丝绸之路申遗呢?
孙福喜:有中国,有中亚的5个国家,还有伊朗和意大利也比较感兴趣。
主持人:您觉得它的意义在哪里?
孙福喜:这个意义非常重大,首先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保护遗产和自然公约以后,很多的缔约国都开始推动这个事情,一旦哪个景点列入世界遗产后,这个就在人类发展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景点,从这个角度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申报遗产。丝绸之路申报遗产,除了普通的申报意义,还有个性、突出的特点,丝绸之路是纵贯8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带动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促进世界各国家,特别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方面是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包括中国文物局积极推动这个事情的一个重点。
主持人:目前申遗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孙福喜:最大的困难就是联合和协调的问题,各个国家的实际状况,从环境风貌上、自然上都不一样,联合协调就是最大的困难,让大家尽量一致,当这个线路作为一个遗产,提交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是作为一个整体,在提交文本上首先是一个文本,协调、一致是最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丝绸之路有将近一半的路程都在中国,为什么中国不独自申遗呢?
孙福喜:只有联合申遗,才能把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文化和商贸交流的特别重要的积极性、重要性和科学性突出出来。第二点,世界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申报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有的国家世界文化遗产很少。中国申报遗产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国际上有一个限制,一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两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如果独自申报就要占这个名额,联合申报就不占中国的名额,从这个讲,技术性、作为性、重要性是最为积极的作用,申报不是目的,通过申报加强文化交流、提高文化品牌的实际内涵,才是重要作用。
主持人:联合申遗,会不会弱化陕西省和西安的地位?
孙福喜:恰恰相反,联合的过程中既有联合国的组织协调,更有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通过这个项目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遗产这样的会议在中国召开,我们的龙头作用和形象都体现出来了,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强化我们的地位,而不是弱化我们的地位。
主持人:丝路申遗会带给中国什么?
孙福喜:很多,第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显得非常突出。第二通过联合申报这个过程,可以加强中国和中亚、地中海政治、经济交流,使政治、文化战略上,和这些国家有紧密的联系。第三丝绸之路不仅是文化线路,还是一条商品贸易的大道,在商贸交流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讲,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陕西省有百利。我只能仅仅列举几个利说一下。
主持人:具体对陕西省有什么好处呢?
孙福喜:对陕西省的好处更是现实的,整个申遗中,中国涉及6个省市自治区,陕西省所占点的比例最大,在陕西省这最关键还有丝绸之路起点的问题,自然在申遗过程中,陕西省和西安在历史文化中的突出地位会得到凸显和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