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别为“推普”操闲心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详细

 
 
 
2014-01-06
第 122期
咬文嚼字看通知

  此次通知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至节目嘉宾,规范内容包括不必要的方言、不必要的外文、不必要的俚语俗词以及不规范的网络用语,通知还提出遣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凡此种种可谓是对节目质量操碎了心。

  规范普通话 广播电视先中枪

  先说方言。通知要求“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湖南卫视首当其冲,网友们纷纷猜测汪涵的饭碗要砸了。不只是他,天天兄弟们一上节目就南腔北调的往出跑词,曾赚取了不少欢笑声。现在不让模仿方言,节目中出现的台湾腔湖南话统统被列入“不规范”,节目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

  不只是湖南卫视,全国各地的方言节目近年来办的风生水起,尤其在川、粤等方言文化扎根较深地区,这些节目深受市民阶层喜爱。陕西也不例外,陕西人对关中话尤其追捧,电视有都市碎戏,广播有陕西秦腔广播101.1,收视收听都不俗,陕北、陕南的方言也逐渐加入进来,说明方言节目是能扎进基层获得认可的节目形式。方言渗透进点点滴滴,什么时候能使用,什么时候又不得模仿?

  规范不规范 谁说了算

  再说外文,通知指出“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Well~看来以后胡乱Show英文也得注意场合了。规范使用外文这也不是头一次,早前人们口口中溜溜的NBA,不就被规范成了“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么。说良心话,时尚达人们张口港台腔拌着英文,半天“you know you know”的说不出一句整话来,谁心里都急得慌,对外文的规范使用确实有利于传播。不过这个标准很难细化,文字就是在不断交流中成长。使用舶来词不是今天的事,汉语中的沙发、人气、巧克力、攻略、历史、哲学、解放等等词汇都是舶来品,长期形成的使用习惯将这些词规范化,成为汉语的一部分。那没有经过时间磨砺的词汇,哪些是规范,哪些又是不规范呢?尤其在表达时,如何界定哪些“不必要”?

  网络用语近年来使用频率更是非凡,动辄一个热词就能搅起一阵风潮,很多人说话不兑两个网络热词觉得跟白开水一样没味儿。举例来说“给力”一词就是由方言演化为网络热词,进而被广泛使用到滥用的程度。2010年11月10,人民日报也按耐不住,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曾掀起热议。这里的“给力”二字,算是规范还是不规范?是否网络用语必须在官方版面亮相才算是规范?

 
瞧普通话把人逼的

   老师8次普通话考试未过

  “其他科目都过了,只有普通话考了八次还是没过,教师职称评定无望。这真是比高考还高考,希望得到高人的指点!”详细

  台湾黑帮专骗大陆民众 为防穿帮恶补普通话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新竹四海帮威武堂分子谢伟民兼搞诈骗,涉嫌在台湾组成电信机房专诈大陆民众,集团成员怕念错姓名穿帮,自制“读音对照表”恶补艰涩字词,不过表中错误一大堆,多半标错读音。 详细

普通话的莫名危机
 

 

  “普通话”的由来

  历朝历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普通话”,这是“书同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矫正五胡乱华对中原文明的影响,隋文帝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之后宋元明清都对语言标准音做以规范,虽然目前的汉语发音与古汉语已有天壤之别,但设立国家通用语言及其语音标准这一传统保留了下来。

 普通话的官方地位已难动摇

  1955年,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被定义为“普通话”,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普通话等于通用语这一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2010年国家语委进行了一次“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抽样调查了三个省的普通话应用情况,结果显示能用普通话进行沟通的人达70%左右,尤其在工作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最多,学习使用普通话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要。同时,随着基础教育的日渐成熟,普通话的传播惯性会越来越大,它作为通用语言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此时发出这份通知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普通话并未遇到什么危机啊。

  要说危机的话,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许多地区剥离了普通话附加的北京口音,带有方言口音的广普、川普还有陕普等等在当地依然流行,可见方言在普通话推广过程中如影随形也是客观事实,两者在此消彼长中甚至会有小范围的冲突,如广东一度兴起“保卫粤语”的过激声音。这些只是“推普”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小反弹,完全无法危及普通话的官方地位。广电总局发通知,希望媒体作为带头人,非要坚持将北京口音和普通话绑定推广,难免有些一厢情愿的悲壮。

 
 
让普通话回归“普通”

 

  北京口音不是人人都能学会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集纳、包容文化是现代城市的使命。多元文化必然使语言环境更加复杂,这其中难免有冲突,而放宽语音标准不失为避免冲突的一个好办法。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语音规范是测定表达的重要标准。不过模仿标准的北京口音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南部地区分不清zi、ci、si和zhi、chi、shi的人不在少数,口语表达时的儿化音更是让许多人咬过舌头。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当人们排斥一种口音,进而就会排斥该语言。

  何必执著于口音

  语言最基本的作用仍是交流的工具,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要求对方说的话能听得懂。语言的学习者会根据所处的环境,自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口音。曾经娱乐圈流行港台腔,是因为当时港台流行文化势大,学习这种口音是对强大势力的依附,是很多艺人的生存需要。同理,目前各地都强调发展本地文化事业,那么北京口音得不到关注也就不为怪。顺其自然,约定俗成的语言交流效果更好。

  语言在不断的流动中变化生长,如今的普通话曾经不过也是方言的一种。妥善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使之各司其能又互相补充。让语言为人服务,而不是被口音问题搞得紧紧张张,生怕张嘴咬着舌头闭嘴磕着牙。

 
网传全国普通话排行榜

 

 根据排行榜:河北承德市、辽宁阜新市和朝阳市、内蒙古赤峰市位居榜首,北京话屈居亚军。广东话“惨不忍听”,排名最后。详细

 

结束语
 
 
  非要让13亿人民张嘴都是一个味儿,太难;语言需要成长空间,也不必管的太细。
往期回顾  
 
第127期:你敢接受陌生人的“爱心”吗?
第127期:你敢接受陌生人的“爱心”吗?
  世上的“好人”到底多不多,这也许真是个问题。但别把每个对你释放善意...详细>>
【2014新闻解读课】126期:你为什么不读书?
【2014新闻解读课】126期:你为什么不读书?
  阅读和其他任何事一样是种兴趣嗜好,有人好这口,有人就是提不起神。详细>>
【2014新闻解读课】125期:清明节 过好我们的“感恩节”
【2014新闻解读课】125期:清明节 过好我们的“感恩节”
  近年来,我们看到清明节习俗的怪象丛生,比如,过去代表钱和家畜的简单...详细>>
新闻解读课124期:孙思邈拿错书,错得有多远?
新闻解读课124期:孙思邈拿错书,错得有多远?
  孙思邈生活的唐朝,书都是卷轴的,到明朝中期线装书才出现。详细>>
编辑:氮磷钾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4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B2-20080006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