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融通中外 陕耀中华 让世界听懂陕西故事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暨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3-07-13 14:28:09 编辑:田媛 作者: 版权声明

cFDduN0mTGsRKRJe.jpg

  华商报讯 7月12日,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暨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陕西西安《华商报》社隆重举行。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多名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心和研究院的成立,并围绕国际传播相关议题展开学术交流。

  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巡视员可小闹、华商传媒集团总裁王朝阳、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马忠等嘉宾共同为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会上还宣读了国际传播研究院首批18名首席专家名单并颁发证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的“要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牵头,华商报社具体执行,成立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同时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联建国际传播研究院。

  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在揭牌仪式上发表讲话,要求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后,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和新场景,发挥侨联的涉外性、民间性等特色和优势,打好“侨”牌,用好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际逻辑,展示中国形象,应用侨与社会各界多形式多载体联络的传播能力,丰富今日陕西立体形象,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融互赋,不断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巡视员可小闹对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传播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以平台建设为突破,深耕资源禀赋,不断增强国际传播表达力;拓宽合作渠道,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竞争力;汇聚民间力量,不断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共同为加强陕西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商报社社长毕诗成介绍了中心及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及设想。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后,将整合媒体资源、侨界资源、商务资源、智库资源,加强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精准性、有效性,传播推广陕西优势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城市IP,推动我省对内对外开放,努力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贡献华商力量。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作为全球友人共建共享的平台受到了极大关注。揭牌仪式上,陕西各地市侨联主席,我省文化界知名人士陈彦、肖云儒、陈丹、朱鸿、李梅、李小锋、吴京安、王建房发来祝贺视频。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埃及、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12个分中心发来视频,表示将同心协力参与国际传播工作。

  揭牌仪式后,国际传播学术论坛举行,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范式》、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马锋教授《智媒时代国际传播的观念变革》、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教授《数字化赋能国际传播新格局的构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陈积银教授《人工智能精准国际传播》、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友教授《国际传播的地方性与世界性》的主旨演讲精彩纷呈,现场反响热烈。

  现场参与交流讨论的还有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孟玲、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市场部高级市场经理郑可嘉等我省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大家共同表达了对参与国际传播的期望与需求,表示将借助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传播中华文明,讲好陕西故事,结交全球朋友,拓展海外业务。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

  展示每一个精彩闪光点

  2100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开辟出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往。

  1300多年前,中亚的粟特人跋涉千里来到长安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留下了世界友好的足迹。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陕西充分发挥区位、平台、产业等优势,加快形成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等重要基地。

  2023年7月12日,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成立暨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西安举行。

  打造西部地区国际传播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党中央如此重视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当前国际传播的效果、目标,更要注重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还要不断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综合实力。作为侨务大省、丝绸之路起点、改革开放内陆新高地,陕西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优势独特、责任重大。

  气壮山河的兵马俑、繁华典雅的大唐不夜城、豪放激昂的秦腔……奇险峻秀的华山、波澜壮阔的秦岭、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古今结合,带你感受中华文明赓续延绵。

  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大都会……是国家给予西安的定位和名分。面对历史机遇,生产力、经贸力、文化力、品牌力,变成陕西综合实力。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致力于打造为西部地区国际传播新高地,未来,所有人将通过这块高地了解世界的陕西、陕西的未来。


  讲好国际传播的故事

  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同时跨越了黄河以及长江流域,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当之无愧的C位。

  作为中华民族及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十三朝古都在三秦之地拉开了时代序章。尤其是伴随着大唐王朝的鼎盛,陕西对华夏文明的传播达到巅峰。彼时的陕西成为整个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亚洲文化的核心区域。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在韩国、日本、越南的生活文化中看到许多中国文化元素。

  从1935年开始,陕西再一次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阵地。从长征到达陕北到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这辉煌的13年,铸就出了我党百年历史中的延安时代!

  如今,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六国共同签署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具备了政治、经济、人文意义,对中国和中亚地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文化古都,陕西发展潜力必将得到更好的释放,将来在国际舞台上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加快建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要让陕西文化走出去,对外展示好陕西文化,讲好三秦故事,进一步扩展陕西的国际传播生态。

  “融通中外陕耀中华”,从来都是陕西宣传和传播的重心,我们致力于用世界流行语讲好陕西故事,让更多人关注陕西故事,了解中华文化。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故事,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具有“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心理认同基础;提高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城市社交从“地域圈”不断走向“地球圈”,社交传播思维正在改变着中国城市的传播思维。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的成立就是一种全球“共情能力”的搭建,构筑一个讲好陕西故事的媒介平台,让可信、可爱、可敬的陕西形象更加鲜亮,让陕西的魅力得以浓墨重彩地呈现,让陕西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华丽亮相,让陕西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全面。

  华商报社成立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创新对侨工作模式,推进陕西国际传播影响力,将依托省侨联资源优势和华商报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优势,深入推进“侨界+外宣”融合发展,共同做强国际传播平台,带动侨资源向海内外讲好中国故事,加大陕西在国际上亮相发声的几率,传播好陕西声音,有效提升陕西国际传播能级和国际影响力。

  展示陕西的每一个精彩闪光点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是全球友人共建共享的平台,“国际朋友圈”拉近了我们的距离,链接了我们之间的美好情谊。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作为全球友人共建共享的平台受到了极大关注。揭牌仪式上,英国陕西商会、日本陕西商会、法国陕西联合会、德中文化交流总会、凤凰加拿大机构、国际水彩画协会澳洲机构、俄罗斯中国电视台等海外合作机构发来祝贺视频。大家期待通过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传播更多精彩的陕西故事。

  多位学界、媒界、侨界、商界代表还受邀担任陕西华商传播中心首批“智库首席专家”,他们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期待把他们眼中的陕西讲给世界。

  首批“智库首席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马忠在讲话中表示,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成立正当时,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践行了国际传播的理念,拓展了学术研究范围。

  揭牌仅仅是个开始,未来,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国际朋友圈”将不断扩大,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了解陕西的每一个精彩闪光点。 华商报记者 石铮 摄影 邓小卫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