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2.03万名河湖长深入一线巡河调研 发现问题474个整改320个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3-08-29 17:40:16 编辑:方正 作者:任婷 版权声明

  8月29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围绕“有序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介绍了相关情况。

  全省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320.25亿元

  华商报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今年以来,截至7月底,全省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320.25亿元,完成水利投资245.21亿元,同比增长2.8%,水利兴民惠民成效显著。全省规模化供水保障水质水量,实现城乡供水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截至7月底,全省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0.64亿元,完成建设投资10.7亿元,建成供水工程438处,改善提升受益人口94.81万人。落实维修养护资金1.43亿元,完成养护投资8090万元,养护工程2232处,服务人口386.5万人。此外,巩固拓展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村居民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转变。持续提升农村饮用水质量,同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动态监测和全面排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保持饮水问题动态清零。

  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 保障粮食安全

  据了解,省水利厅积极服务农村水利发展,提升灌区保障粮食安全能力。一是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步伐,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宝鸡峡等5处大型灌区及33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累计改善灌溉面积203万亩;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科学调配水源,最大限度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二是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推出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新模式。合阳县成功申报全国深化水价改革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三是扎实开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建成基层水利服务机构1105个,建成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085个,管理灌溉面积498.25万亩。截至7月底,全省年度冬春灌及夏灌累计斗口引水24.9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896万亩次,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实现先期通水

  省水利厅着力推动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一是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今年7月,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实现先期通水,秦岭为媒,长江黄河“牵手”。东庄水利枢纽大坝、二道坝开仓浇筑,累计浇筑混凝土32.79万立方米,实现“时间过半,投资过半”。二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切实强化保障支撑。战略性骨干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白龙江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生态环境部审批;论证多年的普化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蒋家窑则水库立项要件全部办结,东庄水利枢纽供水工程停建通告发布,重大工程前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优化,解决民生缺水难题。通过实施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东庄水利枢纽等重大节点工程,持续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完善“互联互通、丰枯调剂、多源统配”的供水网络,提升全省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了3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全省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促进“河湖长治”。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发布2023年第1号省总河湖长令。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全省2.03万名河湖长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一线巡河调研,持续压紧压实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履职尽责。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开展了覆盖全省的2023年第一次河湖“清四乱”暗访工作,发现问题474个,完成清理整改320个,推动全省河湖面貌持续向好。此外,不断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升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十四五”以来,加快全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重点山洪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032公里,实施了3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立足陕西省省情、水情、地形和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两域贯通、三区互联、多库联调、五纵十横”的陕西水网格局,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持续发展民生水利,有力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商报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