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陕西品牌 > 正文

西安护城河怎么保持一波碧水?

陕西品牌 西安发布 2023-09-18 13:23:16

  原标题:西安护城河怎么保持一波碧水?“靶向治疗”来了

  如果说,城墙承载的是千年古都的悠悠文脉,那么护城河就是其默默的守护者。为了保持这来之不易的一波碧水,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在永宁西苑建成了护城河水质监测实验室,并于近日正式开始运行,填补了西安城墙自行水质监测的空白。

图片

  资料图

  监测护城河水质

  是持续且必须坚持的工作

  一水绕城,碧带环郭,兼具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与蓄洪滞洪功能属性的护城河,始凿于唐末时期,起初是为了安防而建,与高大厚重的西安城墙,共同构成了“高墙深壕”的城防体系。

  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近现代以来,护城河由“高墙深壕”的防御工事转变为雨污水收集、防汛调蓄的“功能渠”,承担着城区34.27平方公里的“排污重任”。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安市分别于1983年、1998年、2004年开始三次大规模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护城河的污染,提升了水质,但因为没有彻底切断污水源,陷入了“清了堵,堵了清”的困境。

  近年来,西安市经过多方考察、调研,经过多次疏浚、拓深拓宽、开通水源等工程,最终将护城河景区改造成为西安城墙下特有的美景,护城河景观水面达36.2万平方米。西安护城河从当初的污水横流,脏、乱、差到现在的碧波荡漾,成为生态西安、美丽西安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

  资料图

  然而,如何保护好西安护城河这条“翡翠玉带”呢?这是摆在城墙守护者面前最突出的问题。据西安城墙景区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博武介绍,“西安护城河不仅具有生态景观功能,还担负着老城区34.27平方公里的雨污水调蓄和排洪功能。进入汛期,大量城市污水及垃圾通过城市雨水管道、雨污混合管道直接排向护城河,导致护城河水质恶化、淤泥沉积,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旅游城市形象及防洪功能的发挥,所以监测护城河的水质,是我们持续且必须坚持的工作。”

  及时掌握水质变化

  全力守护河清水秀

  护城河提升改造工程中,在护城河河道两侧修建排污暗渠的同时改建截污箱涵进行防护,可最大程度实现雨污水和景观水的分离,使得护城河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科学、系统地解决护城河“污水难题”。同时积极开展护城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通过生物菌投放及深层扰动的治理方式,加速水体流动,抑制水体藻类生物爆发,缓解水质不佳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图片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起,护城河水质监测方式以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公司为主,但是委托监测具有时效性差、采样量少、灵活性不足及费用高等问题。目前,护城河全线每月水质监测一次,出具检测报告需要7天-10天。如果水质出现问题,就会错过治理的最佳时间。

  能不能成立一个监测实验室,随时掌握护城河的水质?2023年9月,西安城墙护城河水质监测实验室首次亮相,该实验室可针对护城河水质、疑似污水进行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溶解氧、酸碱度等基础项目定量分析,判定疑似污水是否属于污水及河道水体污染程度,以便更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把脉护城河水健康,对河水进行“靶向治疗”。西安城墙护城河水质监测实验室的成立,填补了西安城墙自行水质监测的空白。

图片

  “护城河水质监测实验室的成立,可自主完成水质基础指标检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跟踪治理效果,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与第三方专业检测公司形成了有效补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薛芙蓉目前主要担任护城河水环境专员,她告诉记者,补水前要检测水质,下大暴雨要检测水质,高温季节藻类过度繁殖也要及时监测,随时监测,随时掌握情况,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水量与治理措施,而且还能节省经费,这是市考河流管理单位中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开展自行监测的管理单位。

  记者前往采访时,薛芙蓉正在显微镜下分析藻密度变化,0.1mL河水的样本被分成四十个小格,一下午时间也只能看完一个水样,她笑言:“很考验耐心和眼力,要区分哪个是藻类,哪个是污泥。”

图片

  薛芙蓉正在检测水质

  在韩博武看来,西安城墙护城河水质监测实验室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与技术创新实践,“依托水质监测实验室,将监测数据纳入我们水利水文信息服务大数据库中,推进护城河水生态综合治理。护城河水质监测实验室后期计划与专业院校深化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和研发团队,共同开展景观水体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推动西安护城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韩博武说。

  韩博武信心十足地表示,“城在水中、水在林旁,我们将和所有西安市民一起守护‘一波碧水绕长安’的胜景。


来源:西安发布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游客在西安体验“家”的感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