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渭南碗碗腔 正从幕后走向大舞台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3-12-05 07:10:35 编辑:王莉文 作者: 版权声明

碗碗腔演出现场 大荔县剧团供图

“唉,走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每当秋菊为了受伤的男人找地方说理,要出门时,都会响起这段婉转的叫板唱腔。“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电视剧《装台》里,改编自经典剧目《金碗钗·桃园借水》的《人面桃花》贯穿全剧,红遍大江南北,引得全国各地其他剧种的演员、戏曲爱好者纷纷学唱。这便是——渭南碗碗腔。

碗碗腔省级非遗传承人石景停

碗碗腔,是陕西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相传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在陕西的分布又分东、西、南、北各路,尤以“东路碗碗腔”即流行在渭南市的临渭区、大荔县和华州区、华阴市、蒲城县、白水县等一带的碗碗腔最具代表性。其音乐以月琴领衔、硬弦(二股弦)主奏,板胡伴奏,梆子、碗碗打击节拍,辅以马号、铙钹、手锣等。具有细腻婉转、缠绵悠扬的演唱风格,民间有“一清(曲子)二黄(汉调二黄)三秦腔,细腻不过碗碗腔”的美誉。渭南碗碗腔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悠久

从幕后走向大舞台

“碗碗腔来源于皮影戏,而追溯皮影戏,其又来源于同朝(古同州和朝邑的合称)。同朝皮影戏久负盛名。”大荔县剧团团长何满堂说。

碗碗腔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已相当流行,当时就产生了著名剧作家李芳桂及其作品《春秋配》《火焰驹》《万福莲》等八本两折,俗称“十大本”。但碗碗腔真正改由真人分行当按角色演出,却是20世纪50年代。

“1956年,大荔沙底的一个皮影班社将‘王允献连环’的故事,从碗碗腔皮影形式搬上舞台,用真人来表演。”何满堂说,这是碗碗腔戏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影响到整个陕西境内,从大荔剧团,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都开始把碗碗腔搬上舞台。最终形成皮影戏的碗碗腔和真人舞台唱碗碗腔两种表演形式,直到今天。”

1958年,朝邑县(后并为大荔县)剧团将皮影传统剧目《二度梅》搬上舞台,随后赴京演出还受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起,碗碗腔艺人整理改编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又在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造,一时盛况空前。

渭南德庆皮影剧团艺人排练碗碗腔皮影戏

遗憾的是,后来随着自身缺乏市场意识和内容创新,加之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等诸多因素影响,碗碗腔一度陷入低谷。为保存、继承这一稀有剧种,大荔县于1981年开办了“碗碗腔训练班”,招收50名学员,使之后继有人,这些学员毕业后全部进入大荔县剧团,还排演了《沙苑恩仇》《巾帼魂》等剧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并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碗碗腔的传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何满堂说,大荔县剧团在传统剧目赋予时代内涵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创排多部剧目,如原创现代戏《芙蓉出水》,传统剧目《借水赠钗》《打庙》等。碗碗腔成为大荔县剧团的一个重要剧目,目前,全团碗碗腔演员有20多名,年轻的演员是20多岁。

“我觉得要想让碗碗腔走得更远,应该在剧目、内容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非遗的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赓续,必须融入现代生活。”何满堂说,多年来,大荔县剧团的艺人在困境中坚守,想方设法推动碗碗腔传承,这是剧团初心不改的责任与担当。

折服观众

“小剧种”掀起大旋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戏!”73岁的谢坤生是碗碗腔老艺人,也是渭南德庆皮影剧团负责人。他说,碗碗腔之所以能孕育、传唱在渭南,与这里出了很多优秀的艺人分不开,清末民初的齐喜、王蔓、“一杆旗”等生、旦、净、丑五音俱全。

孩子们体验碗碗腔特色乐器小铜碗

说到20世纪50年代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还不得不提一人——此人正是谢坤生的父亲谢德龙(1900-1983),人赠艺号“红菊花”,嗓门洪亮,操得一手好月琴,净角道白被认为无人可及,擅演生旦丑各类角色,年轻时就名震渭北,可以演唱130余本戏。目前在世的老艺人提起他无人不知,都无比钦佩。他为华县(今华州区)皮影走出古老塬子走进省城西安、推动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作出不小的贡献。

谢坤生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谢德龙受徒弟卢成福之邀到西安演出,深受好评。“西安市德庆皮影社”成立后,父亲担任社长;更名“西安市皮影木偶剧团”后又任团长。其间,父亲大胆革新,将“亮子”扩大了近两倍,把7寸大皮人改为1尺2寸,还让皮人调步走路。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决定将灯影戏的唱腔——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着手排练《金碗钗》。在父亲谢德龙和德庆社的李俊民、李世杰等老艺人指导帮助下,省戏曲研究院老三团不少演员学会碗碗腔唱腔。最终,碗碗腔《金碗钗》《白玉钿》搬上大戏舞台大获成功。

后来,谢德龙受聘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广播文工团艺术顾问,先后整理了多部碗碗腔历史剧目,创作不少碗碗腔现代剧目,为将碗碗腔推向全国付出了毕生心血。与此同时,渭南多地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相继成立碗碗腔剧团,掀起碗碗腔上舞台的热潮。除演出传统剧《二度梅》《金碗钗》《杜十娘》和新编历史剧《女巡按》《杨贵妃》等,还上演《朝阳沟》《红岩》《刘胡兰》等新编现代戏,让戏迷们大呼过瘾,纷纷被走上“大舞台”的“小剧种”折服、痴迷。

薪火相传

祖孙三代矢志不渝

“父亲给我说过,一定要把碗碗腔传承下去。”随着自己年事渐高,谢坤生开始忧心,害怕这门艺术会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父亲的话时常在耳边回响。

为此,2016年,在多位老艺人的建议和支持下,谢坤生在渭南市临渭区成立德庆皮影剧团,吸纳十几名固定艺人,以唱碗碗腔和演出碗碗腔皮影戏为主,致力推动碗碗腔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谢坤生的女儿、德庆皮影剧团艺术策划谢芳说,剧团成立以来,先后走进渭南师范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塘实验小学、高新中学等大中小学校园,通过非遗进校园展演,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家乡戏曲艺术、地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活动场地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条件,要得到妥善解决。”谢芳告诉记者,几年来,因为戏曲市场一再萎缩,他们剧团“入不敷出”,基本靠父亲谢坤生自掏腰包“养活”。所幸,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渭南桃园学校校长王琰得知他们剧团处境后,提供了一间舞蹈教室给他们,并在中午为艺人们提供校餐。每周二、周四为剧团“固定活动日”,除了给小学生们上碗碗腔兴趣课,艺人们也得以有机会在一起排练、交流。

“老骥伏枥,成立德庆皮影剧团就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让碗碗腔发扬光大,再苦再难,我们也会坚持下去!”谢坤生坚定地说。说罢,谢坤生、谢芳父女二人不约而同红了眼眶。

传承发展

既“活”起来也“火”起来

79岁的石景停是碗碗腔省级非遗传承人。17岁跟祖父学碗碗腔二股弦,曾为老艺人李映凯、谢德龙等伴奏。1975年,又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教练“碗碗腔王”李世杰学敲弹唱,成为渭南地区屈指可数能敲弹唱的“前声”。

“皮影戏被形象地称为‘五人忙’。”石景停介绍,“五人”中“前声”很重要,连弹带唱,一人得唱生旦净丑几个角色;“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敲锣、打碗碗、打梆子等;“上档”拉二弦琴、吹唢呐;“下档”负责拉板胡、长号配合签手。“传统的碗碗腔皮影戏就是这五个人在‘亮子’后忙得不可开交,配合完成。”

“过去,‘前声’一个人就够了。现在,会碗碗腔、能敲弹唱的艺人少之又少,有时不得已在演出时会有几个人分角唱。”石景停对碗碗腔的传承表示出了担忧。他说,碗碗腔在唱的过程中真假声结合不留任何痕迹,相比其他剧种,学起来很难。不过,难能可贵的是,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现出兴趣,“前后带了十几个徒弟,男的女的都有,最年轻的20多岁,现在敲弹唱也有了一些‘味道’”。

为了更好地将这项非遗传承下去,石景停也常跟德庆皮影剧团到桃园学校给孩子们教碗碗腔,通过兴趣课堂,让非遗文化扎根在孩子们心中。虽然孩子们学上一年才能勉强唱5分钟,但老艺人们依然欣慰。桃园学校3年级1班的张嘉扬小朋友说:“碗碗腔很好听,让人着迷,每次上碗碗腔皮影戏兴趣课,同学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王琰讲,桃园学校“以文化人,礼乐治校”,在梳理学校礼乐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戏曲既是传统审美的结晶,又是历史积淀的遗产,是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于是有心将地方戏办成学校特色。

王琰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谢坤生老师相遇。在交流中,才知道渭南地方戏碗碗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正成为濒危戏种。问及濒危的原因时,谢老师说因没有场地,造成排练困难;没有学员,传承受限。并请求她能够支持碗碗腔进校园。她当即表示愿意为渭南德庆皮影剧团的老艺术家们提供排练场地和生源,并解决排练期间用餐问题。

为了解决教学困难,王琰亲自带领学校音乐教师,跟着艺术家们一起上课学唱。观戏,听谱,记谱,学唱,然后再按照乐谱,一点一点教给学生。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师生能够表演《红色娘子军》《人面桃花》《桃园借水》等唱段。

学校倡议教师学唱碗碗腔;在学生中选拔好苗子,通过家访争取家长支持,家校携手重点培养。把碗碗腔作为学校特色,全面推广,让濒危戏曲在校园回暖,传承地方戏曲。

除了这些,渭南市不少学校也在探索碗碗腔的传承发展。渭南师范学院多次邀请碗碗腔剧团到校交流展演,丰富大学生对碗碗腔艺术的审美欣赏和文化认知。该校音乐学院教师马茜表示,依托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学校成立了教学研究团队,对碗碗腔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同时正筹备成立大学生碗碗腔剧社。

近几年,渭南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通过非遗展示展演、组织碗碗腔爱好者参加唱腔表演培训,推动非遗和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各类公益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对碗碗腔的保护传承意识,不断壮大碗碗腔的非遗传承队伍。持续创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让碗碗腔在渭南地区有了越来越大的群众基础。碗碗腔正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本版稿件文/图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吕聪采写

记者手记

“破圈”需要“吃螃蟹”精神

在有着“戏曲之乡”美誉的渭南,戏曲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8个。其中,碗碗腔、华阴老腔、阿宫腔原本都是皮影戏唱腔的一种,若不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人,它们不会成为独立的剧种,不会被更多的人认识、喜爱。

像碗碗腔,要不是大荔沙底一个皮影班社的大胆尝试,数百年来给皮影伴唱的碗碗腔不会走上“大舞台”,“火”到省城西安,迎来进京演出的高光时刻。都是因为:敢“吃螃蟹”。怎样才能让传统的戏曲艺术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这是所有戏曲工作者在思考的问题。戏曲市场的萎缩、新兴文化的冲击,这些只是影响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外部因素。为什么看戏的人少了?真正原因是——观众审美需求变了。老一辈艺术家常讲“观众是衣食父母”,如果文艺工作者换个思路,把观众需求作为创作出发点,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借鉴融合其他艺术的精华,加大对表演形式、剧本内容的创新,就一定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年轻的受众,让传统的戏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吕 聪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