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3-12-07 08:56:14 编辑:曹静 版权声明
总台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
今天正式跟大家见面啦
龙辰辰的造型
结合了5件国宝级文物的元素
让这些文物活了起来
央视新闻带你从“头”到“尾”认识龙辰辰
01龙辰辰鼻子的灵感来源绿松石龙形器
△绿松石龙形器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
河南洛阳偃师区二里头遗址
整体长64.5厘米
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细片拼合而成
每片大小仅有0.2~0.9厘米
厚度0.1厘米左右
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
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绿松石龙形器细节
巨头蜷尾 鼻头突出
身躯起伏有致
仿佛正在蓄力向天腾跃
形象鲜活生动
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代表性实物
龙辰辰的鼻子便参考了
绿松石龙形器鼻子的外形特征
02龙辰辰眉、肩的灵感来源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 河南博物院藏 点击图片查看
云纹铜禁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它的主人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之子
器物本身处处彰显着“大国制造”的实力
△铜禁云纹
粗细不一的铜梗
如编织中国结一般
筑成铜禁禁体的朵朵“云彩”
铜禁禁体四周的12条龙形兽
昂首吐舌 挺胸凹腰
器物造型奇特 工艺复杂精湛
专家认为云纹铜禁是目前已知
时代最早的失蜡法大型铸件
对研究古代科技意义非凡
龙辰辰的眉、肩便来自铜禁上的云纹
展现了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魅力
03龙辰辰腹、脊的灵感来源何尊
△何尊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点击图片查看
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
是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贵族“何”
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
△何尊铭文
尊体上篆刻铭文中“宅兹中国”
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这里的“中国”
意思是“国家的中心”
体现出西周时期
人们认为首都要建在国家中心位置的理念
也是中国古人居中而治的政治观表现
取何尊上云雷纹浮雕
作为龙辰辰腹部标志性纹饰
将何尊上的扉棱解构为龙脊结构
以符号化表意“中国龙”的厚重历史
04龙辰辰鳍的灵感来源鎏金走龙
△鎏金走龙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鎏金走龙
背脊呈锯齿状 长尾拖后上卷
全身刻画鱼鳞纹
是一条器宇轩昂的“小细龙”
处处流露着蓬勃的生命力
和欣欣向荣的气息
主打一个自信
△鎏金走龙
与常见的龙不同
唐代鎏金走龙小巧玲珑
甚至透着一点儿萌
据记载 唐代祭祀大典中
会举行一种投龙仪式
这种小巧的走龙
或许就是为投龙所用
以鎏金走龙的脊背和尾脊
作为龙辰辰鳍的灵感来源
结合龙鳞延至龙尾
展现出神性与飘逸之感
05龙辰辰爪的灵感来源九龙壁
△九龙壁 故宫博物院藏
九龙壁属于古建筑照壁的一种
古时也称“隐壁”
设在院门内的屏墙称为“隐”
防止院内景象被一览无余
设在院门外的屏墙称为“壁”
是用来界定空间范围
我国现存著名的九龙壁有三座
分别在北京故宫、北海公园和山西大同
其中 北京故宫九龙壁级别最高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是唯一一处双面九龙壁
山西大同九龙壁规模最大、年代最早
三座九龙壁在造型色彩、画面节奏
以及工艺制作上都达到极为精湛的水平
北京故宫和北海公园
两座九龙壁上的龙均为五爪
龙辰辰的五爪也源自于此
龙年将至
春晚吉祥物龙辰辰
脱胎于众多带“龙”的文物
让文物活了起来
也将我们对龙年春晚的期待拉满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丁丽洁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中国考古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