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政企资讯 > 正文

打造“执行+N”模式 陕西法院高效破解“执行难”

政企资讯 西部法制报-西部法制传媒网 2023-12-14 16:00:55

到法院打官司,打赢了,最后却执行不了,这恐怕是最令人“窝火”的事情了。2023年以来,陕西各级法院紧盯“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坚持改革破题,强化府院联动,聚焦执行难点、堵点,以凝聚多元力量共建共治为切入口,探索打造“执行+N”工作模式,推动更多资源参与执行工作源头治理,合力攻坚执行难题,努力将人民群众“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跑出执行“加速度”。

  执行+综治+网格探索查人找物更优解

  “多亏了法院、社区网格的齐心协作,帮我们讨回了欠款,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经过神木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与综治网格员协作配合,成功使一起追偿权纠纷案中“消失”的被执行人自愿还款,申请人对法院组团作战的执行方式连连称赞。

  一直以来,查人找物难、法律文书有效送达难等问题是制约执行工作成效的痛点、难点。神木法院扎实推进“法官进网格”工作,通过与神木市委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综治平台链接,建立法院主导、社区协助落实的“执行+综治+网格”联动机制,解决查控被执行人等难题,有效打通执行工作在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gfNIQEABJSxf9hnj.png

  神木法院执行干警在“网格员”帮助下破解查人找物难。

  “时代在变,法院执行的模式也在因时而变。”神木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永堂介绍,法院人案矛盾突出,执行力量有限,而通过“执行+综治+网格”联动机制,充分发掘“网格+社会+专业”等多元执行力量,进一步拓宽执行工作“朋友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执行+异地联动 合力打通跨区域执行梗阻

  被执行人长期躲藏在外地,房车钱款无处找寻,跨区域执行往返劳顿……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执行难”,难在千头万绪,重在由内破局、凝聚共识,区域联动协作则是破解跨区域执行难的高效绿色通道。

  2023年11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倡议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商洛市、延安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等四省十三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法院执行联动合作协议》,启动执行联动合作机制。

wB0LPVICAF99SCQy.png

  关中平原城市群法院执行联动合作机制签约启动。

  据悉,关中平原城市群法院执行联动合作机制包括委托执行、协助执行、执行协调、资源共享等事项,明确了委托查控财产的范围、办理时限以及异地司法拘留、清场腾迁、财产扣押的协助执行和安全保障义务,畅通了财产处置权移送、参与分配等执行争议的协调渠道,拓展了信息化共享范围。此次构建区域常态化执行协作机制,强化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间执行联动建设,有助于共同打造关中城市群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关中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1月,榆林中院创新协作执行跨区域联动机制,建立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湾城市群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执行协调和信息共享,强化异地执行统一协调指挥和协助,实现榆林、延安、庆阳、吴忠、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忻州、吕梁十地中级人民法院辖区执行办案“同城效应”。

  执行+源头治理 促进执行案件减量增效

  “感谢法院,你们这个执前调解太棒了,不仅快速高效地解决了这起已历时一年多的案子,还帮我们省了一笔执行费,真是太好了!”日前,在成功调解该起金额高达1300万元的保证合同纠纷案后,申请执行人向府谷县人民法院执前和解工作室工作人员连连表示感谢。

  今年年初,府谷法院结合辖区实际,深入分析梳理执行案件类型及复杂案情,探索建立了“执前督促+和解”新机制,即引入执行立案前调解机制,建立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从源头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和即时履行,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同时设立执前督促窗口,成立执前和解工作室,引导符合条件的民事、刑事执行案件登记立案前由执行和解工作室介入,对于进入执前督促履行及和解履行的案件,采取“一个工作室、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执行员、一名书记员和一名律师”的“五个一”团队模式,综合运用风险提示、通过释法析理、厘清权利义务、告诫法律后果等方式,全力推进案件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和实质化解,切实为执行“减负”。

Cgnw42e10bi9d89T.png

府谷法院执前和解工作现场。

  开展“执行+源头治理”,不仅是把案子办结,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办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西安中院以司法实际需求出发,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开通以“委派调解+督促履行+执前和解”为内容的“线上执前和解直通车”,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多元化解,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减少进入执行程序案件数量;榆林中院以“前端预防、执前督促、正向激励、网格促执、强制执行”构建“五步走”执源治理模式,实现案件从源头实质性化解;宝鸡市麟游县法院坚持“纠纷一次性实质解决”理念,将调处案件的自动履行情况纳入质效考核,新收首次执行案件同比下降20.79%……一系列鲜活独特的做法,让法治雨露浸润三秦大地。

  执行+“执拘联动” 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拘留前态度十分强硬,但拘留后第三天,他就在拘留所里主动履行了75万元,这得益于执拘联动机制的作用。”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执行过程中,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赵飞跃向申请人说道。

  2023年5月,雁塔区法院与西安市拘留所签署《“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框架协议》,开展执拘联动,在执拘联动工作机制下,雁塔区法院与西安市拘留所建立“点对点”专线,实现案件信息共享,将矛盾化解工作贯穿于司法拘留的全部流程,通过对被拘留人及其家属进行释法明理、说服教育,争取被拘留人认错悔过,积极主动履行相关义务,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fiXmB8DN2Al4Chba.png

执行法官和拘留所民警共同对被执行人进行释法明理。

  探索建立执拘联动机制以来,雁塔区法院执行局已移送司法拘留10人次,通过执拘联动机制执行案款600万余元。雁塔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董超说:“执拘联动机制整合法院与拘留所资源,让执行工作延伸到拘留所,使更多执行矛盾纠纷在拘留过程中化解,让执行拘留不再是一拘了之,实现更多价值。”

  执行+公安 让“老赖”无处遁形

  “您好,是榆林中院吗?我们是榆阳交警,被执行人王某已被我们在高速路口暂扣,请尽快来现场交接处理。”近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夜间快速反应,成功控制了一名长期玩失踪的被执行人,并有效促成被执行人所涉案件顺利执结。

  原来,为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共建执行联动大格局,榆林中院与榆林市公安局建立了在机场、火车站、高速路口检查站等出入口临控被执行人机制,将下落不明、长期玩失踪、“躲猫猫”的被执行人信息提交给公安机关实施临时布控。几年来累计临控被执行人9000余人次,为案件有效执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临控机制的启用,加强了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联合互动,改变了法院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有效解决了案件执行过程中“找人难”的问题。

MsfJL7K1atugUCxb.png

  榆阳区法院通过执行联动在火车站成功控制被执行人一名。

  2023年4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西安市公安局共同签署了《“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框架协议》《“警法联动”车辆查控框架协议》及《关于建立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查找失信被执行人工作机制的协议》等三项协议,在打击拒执罪、司法拘留、查人找物、重大警务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让“老赖”无处可逃。

  执行+税务 让司法拍卖更顺畅

  过户周期长、历史欠税不明确、税费承担主体不明……在“法拍房”交易过程中,这些都是法院、税务部门和买受人共同面临的不动产司法拍卖涉税难题。

fzOK3K5g0rE6HpPX.png

延安中院与延安市税务局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2023年3月,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国家税务总局延安市税务局举行了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签约仪式。该机制实施后,双方可实现在执行案件信息与税务专网数据的“点对点”实时双向交换,充分发挥法院执行和行政执法在综合治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共同解决之前不动产司法拍卖中存在的“执行难”“税费征收难” 等问题,在提高民事执行财产处置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国家税费不流失。

  “此次签约是法院执行与税务执法之间的深度对接,将进一步提高法院执行效率和税费征管能力。”延安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白宝庆表示,这既是法院与其他部门精诚协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延安中院进一步规范高效执行涉税案件、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执行+资管 促进金融案件协同治理

  按照陕西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延安中院以“一十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扎实开展金融领域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攻坚行动,多措并举清收金融不良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推动全域金融不良资产纠纷多元化解,共建清收新格局。

  2023年11月22日,延安中院与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涉不良资产处置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推进涉不良资产案件协同治理,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法治原则和金融风险防范需要,由资产管理公司在涉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和涉府、涉民生、“烂尾楼”项目盘活整治案件中注入资金,助推相关案件风险化解、改革重组、资产盘活,重点解决法院执行中资产处置变现难题、涉执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qDL0QBby66bLagdQ.png

  延安中院与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仪式现场。

  “涉金融不良资产案件治理事关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延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府院联动机制运用、打造‘法院+资管’协同治理新模式,是提升办理涉不良资产案件工作质效的有效手段。”延安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白宝庆介绍,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配合,细化工作举措,把“法院+资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共同推动联动机制由个案化向常态化转变,以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执行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切实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多方协作、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合力。陕西各级法院将着力扩大协作联动“朋友圈”,聚力实现“1+1>2”的执行效果,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努力推动陕西法院执行工作进入“全国一流、头部方阵”,开创陕西法院执行工作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为优化陕西营商环境、推进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供稿:陕西高院)


来源:西部法制报-西部法制传媒网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护企谋安全 利企送平安 西安长安公安持续推进 “两行动、两措施”落地见效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