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老牌零售商“西安民生”易主 ST大集结束无实控人状态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4-01-08 07:14:27

“你拍一,我拍一,民生大楼有电梯……”20世纪90年代,这首童谣在西安街头流传。彼时,头顶“西安市第一家国有商业企业改革试点”牌照的西安民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从此开启了其借力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商业浪潮之中,西安民生遭遇诸多变化,海航集团在2003年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2016年9月,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在2017年初名称变更为“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受商业大环境等因素叠加影响,公司连续亏损,经营遭遇重大变故,被戴上ST的帽子,证券简称变为“ST大集”。近日,公司宣布,将“易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简称“供销总社”)。

供销总社入主 ST大集将结束无实控人状态

陕西老牌零售上市公司——ST大集面临“易主”。

ST大集上周发布《关于与产业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的公告》,公司与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签订投资协议。上述三家作为产业投资人,以现金13亿元合计购买26亿股转增股份,产业投资人牵头引入财务投资人,其中第一批财务投资人,按照不低于0.99元/股,购买不低于18亿股转增股份。

交割完成后,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将分别持有ST大集6.97%、6.08%、0.52%的股权,产业投资人将合计持有ST大集13.57%的股权。

目前,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ST大集7.72%的股权,本次引入的产业投资人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与新合作集团同受供销总社控制。投资完成后,产业投资人、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ST大集21.28%的股权。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化,因供销商贸、中合联与新合作集团拟将表决权委托给中合农信,ST大集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合农信,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供销总社。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也将结束ST大集近两年没有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ST大集原实际控制人是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2022年4月,海南高院裁定确认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执行完毕《海航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ST大集实际控制人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即将入主的供销总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国务院领导,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实行理事会主任负责制。理事会内设机构14个,监事会内设机构1个,下辖15个直属事业单位、14家主管社团和中国供销集团,中国供销集团管理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家。

ST大集前身是西安民生 海航曾掌控长达19年

ST大集即供销大集(000564),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西安民生百货,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

2003年5月,海航集团通过股权受让,成为西安民生第一大股东。2016年9月,西安民生经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海南供销大集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2017年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西安民生”变更为“供销大集”。如果从2003年接手民生股权算起,海航曾掌控公司长达19年之久。

从西安民生到供销大集,经历了数次门店扩张和资产注入。2003年-2010年,除原有解放路店,西安民生陆续开设西大街钟楼店、电子城门店、甘肃庆阳店等新店。2010年年初,当时的西安民生整合宝商集团,迎来宝商两家百货公司和26家超市资产。之后,民生又抛出定增,收购西安雁塔国际文化广场、民生百货大楼扩建及宝鸡新世纪购物中心、新开西安北大街店等项目。截至2018年,西安民生的商业版图持续扩大。海航将汉中世纪阳光部分股权、民生家乐、兴正元购物中心控股权及骡马市步行街房产等先后注入,2017年更名供销大集后,又重组了掌合天下、顺客隆超市等。

在不断做加法之下,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充,2017年供销大集一度跻身全国快消品连锁百强前十。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之前,供销大集主要身份是海航旗下重要的商业板块,二股东则是供销总社旗下的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而值得一提的是,新合作集团及一致行动人2019年底就有意购买海航商控持有的股份,筹划入主供销大集。

原有百货业态调整转型 近五年半ST大集关店226家

“诚招天下客,情从民生来”,西安民生当年的广告词不少老西安人都耳熟能详。

作为陕西老牌零售企业,西安民生曾在本土及西北市场创造过不少的辉煌。海航入主后,受益于扩张式并购,公司资产规模急剧放大,业绩一度大幅上扬,但最终受诸多因素影响,好景不长。

从2018年开始,供销大集营收连续下降,2019年-2022年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73.77亿元。由于2022年财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最近三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供销大集目前仍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公司财报显示,近年拖累ST大集业绩主因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外,受市场环境及疫情影响,商业批发零售业务遇较大冲击,部分百货商超门店经营转型。

华商报记者发现,仅以百货商超等实体门店而言,2018年-2023年上半年,ST大集共计关店226家,原因主要为“公司战略调整、市场调整及租赁合同到期”。

对于以前的主力业务——百货门店,近两年,ST大集在财报描述中不再突出招商运营,而是强调以“联营+租赁”为主的模式开展门店经营。以西安市场两家标志性项目:民生百货解放路店、骡马市店为例,有消息显示,解放路店以打造“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为转型目标,引入商业办公项目;骡马市店因紧邻钟楼,转而以娱乐盒子为门店定位。

1月4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在民生百货骡马市店看到,不少店铺设置围挡,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商场内正在做业态调整。此外,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民生百货解放路店负1层暂停营业,1-3层部分服装、家居等百货品牌正常营业,4层开设了西安金融法律服务中心,但仍有较多空场。

西安碑林区特色街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强表示,近年因实体零售转弱加上西安中心城区商业外迁,包括民生在内的西安城内商业体经营受到很大冲击。从盘活既有物业来讲,联营+租赁模式是有益的,但转型成效也受到资金投入、市场反馈乃至物业改造成本、改造空间影响。

上市公司迎来新契机 民生百货去向何方?

对于ST大集而言,首要解决的是让业务重回正轨,消除有关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顺利摘帽,这也是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关键所在。

那么此次供销总社入主的经营规划如何呢?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相关投资协议称,控股股东将借助供销社的平台、网络等优势,通过整合多方产业链优质资源,构建以商业网点、商贸流通产业为基础,打通供销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做优做强双向流通平台,形成集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和商品贸易三位一体的业务布局,将上市公司ST大集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

“引进产业和财务战略投资者,将对ST大集产生积极影响。”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表示,全国供销社2023年销售额预计为6.8万亿元,2025年将达7.4万亿元,土地托管面积1.5亿亩,带动农户5000万户。对ST大集而言,借助这个强大的股东有望进一步整合供销社平台和城乡商业网点,结合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供销社渠道整合及基础投资平台。

屈放认为,ST大集是否能够顺利摘帽,要看后期供销社对其产业扶持情况。同时,ST大集未来发展取决于与供销社资源对接与消化,围绕当前零售、供应链、电商业务等开展深入合作。

而作为ST大集业务链的组成部分——西安民生百货这家陕西老牌零售商又将何去何从?

屈放预判,民生百货正面临经营转型,无法再单一依托传统零售业务,而是需要打开格局,借助与供销社资源合作契机,扩大经营范围、完善经营渠道,发力线上与线下网点的业务结合。

夏强认为,不管互联网电商如何发达,线下实体消费永远不会消失。百货业态并未被时代所抛弃,而是要找准目标市场,有更加清晰的定位,才能增加消费者黏度。 华商报记者 李程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放快递服务站最高罚3万!《快递市场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 下一篇:使用共享充电宝谨防会员“套路” 有消费者被连续扣费超两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