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高新区亮出3年建设成绩单 生产总值净增达1000亿元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24-01-18 07:03:55 编辑:曹静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bd8b109f-6f2c-4941-89e6-d23c4b4d0872.jpg

1月17日,西安高新区举办“四个高新”(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高质量建设年新闻发布会,通报“四个高新”3年建设成果及2024年建设目标。

“四个高新”战略实施3年以来,高新区实施了一系列补短板、抓发展的举措,布局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干成了一系列稳经济、促产业、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2024年,高新区将推动“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实现新突破。

生产总值3年净增达到1000亿元

“四个高新”建设3年来,高新区经过“起步年”的蓄势积淀、“提速年”的冲刺攻坚、“跨越年”的奋力登攀,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力高新”连续跨越;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科创高新”迸发新动能;双城建设同步推进,“品质高新”迈出坚实步伐;打造美好生活新标杆,“幸福高新”可感可及,高质量发展动能源源不断。

3年来,高新区保持了高基数下的高增长,生产总值3年净增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速超过30%,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高新区前列;“5561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培育了光电子信息、汽车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千亿企业“零”的突破,形成了大企业规模跃升、中小企业活力充沛的发展态势。

71400d38-e3b5-4b3a-95fd-d09f39e31fee.jpg

3年来,高新区出台了“科创9条”“人才10条”“上市10条”等优惠政策,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占GDP比重从6.64%上升到8%;加快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创新平台从37家增加至56家,获批建设“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70家;年均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人均交易额高居国家高新区第一。

3年来,丝路科学城“一城三区十组团”、丝路软件城“一城三核四轴”空间布局加速成形;西安大剧院等地标建筑加快建设,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等商业配套投入运营,地环所和授时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成投用,云巴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3年来,高新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幸福美好生活”承诺加速兑现,连续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新增学位7400个,构建了以5家医院为龙头、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3个村卫生室为基底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前沿”等5个方面

2024年,高新区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以及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前沿”“开放合作”“产城融合”“人民福祉”5个方面,扎实抓好“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年重点任务,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推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以“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载体,高新区将构建全领域跨界贯通、全链条循环畅通、全要素覆盖融通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产业前沿”,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版。高新区将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对新兴产业的要素供给,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数字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开放合作”,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高新区将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更大魄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深层次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更多“高新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聚焦“产城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高新区将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以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重点片区建设为引领,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聚焦“人民福祉”,全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高新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接续实施“幸福高新十大惠民工程”,不断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高新区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初心,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四个高新”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文/城端传播工作室 刘晓倩

图/西安高新区提供


来源:西安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