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将重点培育20个左右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 对每个聚集区给予每年5000万元经费支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4-04-24 21:12:29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4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创新平台建设协调处处长张亮,介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IMG_20240424_100140.jpg

  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王军介绍,近年来我省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科创生态更加优化,科创体系更加完善,科创效能更加凸显,创新资源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步伐不断加快。

  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创新实施“三项改革”,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政策护航更加有力;转化通道更加顺畅;实施成效更加凸显;转化模式更加有效。

  ■扎实推进“四个工程”,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双升。孵化培育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型企业群体日益壮大。

  ■持续深化“两链”融合,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创新平台布局加快优化;关键技术攻关加紧突破;创新驱动效能加速提升。

  ■加快聚合创新要素,科创生态持续优化提升。政策支持更加有力;科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创新人才加速集聚;科技金融效能持续增强。

  ■聚力推进协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总窗口示范引领效应显著提升;区域协同联动走向深入;开放合作空间日益扩大。

  其中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截至目前,“三项改革”已在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8.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1.8万项成果成功转移转化,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1232家,563名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2021年至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到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4倍;就地转化的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额占比,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11.1和4.5个百分点。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总窗口西咸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757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2020年的18.1倍、6.6倍、2.8倍,GDP增速位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各地市积极打造特色化秦创原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探索实践“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2023年,各地市落地成果转化项目2045个,签约引进科创类项目1645个、总金额8571亿元。

  下一步重点任务:全面深化“三项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122.jpg

  王军介绍,今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把秦创原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平台。3月30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新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更加强调“新质”,更加强调“改革”,更加强调“协同”,更加强调“生态”。

  秦创原建设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是:

  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深入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能。实施“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行动,推进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延伸,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到2026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其中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同占比明显提升。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培育建设30个左右高能级孵化载体,高标准建设20个省级大学科技园。深入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培育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到2026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光子、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培育建设20个左右省级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打造一批以聚集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每年靶向部署100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全省35个工业领域重点产业方向,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支持西咸新区先行先试,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校地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支持各市(区)打造秦创原先行区、示范区,拓展“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

  优化科创生态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 今年力争试点单位超过200家

1235.jpg

  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下一步具体会有哪些举措?

  马云介绍,将坚持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推动“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在提质拓面上,加快推动“三项改革”向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延伸,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中央在陕单位适用“三项改革”政策。面向省直部门、高校院所及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单位、成果转化企业、服务机构等开展深入调研,进一步梳理改革推动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紧起草制定新版“三项改革”政策。筹备召开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大会,以深化“三项改革”试点牵引科技体制改革。2024年力争试点单位超过200家。

  在实践路径上,从“需求端”“供给端”两端发力。在体制机制上,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全部赋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搭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平台等创新性政策。新遴选一批综合试点单位,努力形成更多新模式新经验新做法。

  在协同推进上,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联动,加强科技、产业、人才、金融等配套政策之间的衔接协同,联合开展政策指导、调研跟踪、评估评价等,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合力。

  每年靶向部署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1236.jpg

  在加强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下一步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亮介绍,将把产业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高效能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陕西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每年靶向部署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常态化举办技术供需对接活动,积极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让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二是着力加强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技术总师负责制等组织形式,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结果为导向的市场化配置机制。统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构建以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牵引的一体化配置机制。

  三是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省属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提升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构建科技领先优势。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在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探索。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补、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着力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力争2026年聚集区内各类主体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万亿级大关

IMG_20240424_100015.jpg

  王军表示,为加快推动秦创原建设由势转能、提质升级,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将重点培育20个左右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

  在产业定位上,着眼推进未来产业抢滩布局、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特色产业迭代升级。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元宇宙、量子信息、空天动力、第六代移动通信、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加快布局;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加快提升;特色产业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支持中医药、富硒、旱区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

  在空间布局上,以特色化、集约化、链群化为导向,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产业和项目、人才、平台向特定空间聚集的基本定位,因地因区施策,构建产业发展图谱,打造“一地一集群、一业一品牌”格局,努力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布局和高水平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

  在创新支撑上,引导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研发基地、重大创新平台等在聚集区多形态汇集“链接”,加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共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及检验检测、共性平台等创建,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孵化的融合机制。探索“平台+人才+项目”等模式,加快引育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高校院所专家人才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积极对接各类政府引导基金或联合社会资本,加大股权投资、科技信贷等支持力度。

  在推进机制上,坚持省市县园多级协同共建,建立政府引导的产业链(群)联络机制、服务机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牵引、园区主体、市场主导作用,推动形成“政产学研金介云”协同推进模式。建立项目“绿色通道”,根据聚集区培育建设进展情况,对每个聚集区通过平台、项目、人才等形式给予每年5000万元经费支持,重大平台项目“一事一议”。

  目前,光子、新材料、氢能等产业创新聚集区已经启动建设。电子显示、智能网联、新一代信息技术、增材制造等聚集区正在谋划推进中。“我们想通过几年的努力,努力打造若干产业特色明确、创新优势突出、链群效应显现、辐射带动有力,以产业创新聚集区为核心支撑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聚集区内各类主体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万亿级’大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