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发现最美铁路】汉中佛坪:让大熊猫“萌流量”转化成文旅大流量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24-05-17 14:23:48 编辑:张佳萌 作者: 版权声明

  汉中佛坪:让大熊猫“萌流量”转化成文旅大流量

  华商网讯(记者 董旭叶)在我国南北分界山脉秦岭的深处,坐落着一座宜居、美丽、和谐的县城——佛坪。它,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是秦岭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

  5月16日,“发现最美铁路·春涌秦巴走西成”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走进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探秘国宝日常,解码萌流量如何变成文旅大流量。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就坐落于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这里不仅是大熊猫的庇护所,也是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的重要平台。基地占地26.7亩,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宽敞的大熊猫公寓、科研楼、熊猫医院以及游客参观廊道等。自2022年8月25日四只大熊猫入驻以来,基地已经通过省林业局的全面验收,正式挂牌运营。

  该基地承担着多重使命,首要任务是救护、治疗和康复野外伤、残、病、弱的大熊猫,同时开展人工繁育工作,确保大熊猫种群的稳定增长。此外,基地还致力于大熊猫秦岭亚种的科学研究,以及迁地保护和疾病防控研究,为大熊猫的保护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图片3.jpg

  “事实上,大熊猫的保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长期以来,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给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带来威胁,造成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有24个局域种群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杨丽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大熊猫国家公园为大熊猫搭建一条“探亲走廊”,增强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实现野外局域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保障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

  杨丽表示,在过去,大熊猫栖息地的碎片化是导致种群孤立的主要原因,这是大熊猫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和大熊猫走廊带的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西成高铁大熊猫走廊”作为国家公园及其走廊带设计理念的一环,它的搭建不仅为大熊猫提供了一个广阔且连续的家园,而且通过创新的大熊猫走廊带设计,成功地应对了野生大熊猫种群“孤岛化”的挑战。这些走廊带使得相互隔离的大熊猫小种群能够“自由串门”,从而提高了种群的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

27VvXkV7DNdJctI4.jpg

  杨丽告诉记者,每年七八月,佛坪县都会举办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佛坪站作为这一节日的重要客流集散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铁的便捷交通极大地缩短了游客的行程时间,使得更多游客能够轻松抵达佛坪,感受这里的生态魅力和大熊猫文化。

  据统计,高铁开通后,佛坪县的旅游收入比去年多了一个多亿,客流量也从刚开始的每天500多人次增长到现在的最多5000多人次。

图片5.jpg

  下一步,佛坪县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同时,基地也将继续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育工作,为这一国宝级物种的繁衍生息贡献更多的力量。(图/王警)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