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高科技?智商税? 商场出现尿检小便池检测结果前后不一

社会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4-05-27 07:04:12

  近期,一些商场洗手间出现“尿检小便池”,声称只需扫码付款19.9元,就能检查14项尿常规指标,但记者几次检测,结果却前后不一。

  上海市民周先生讲,前些天,他来到位于控江路2068号的旭辉广场。上厕所时发现小便池上方有一个屏幕,显示着“健康检测小便池”的字样。走近后,设备发出的语音提示:可以通过扫码支付,快速获取一份“尿检报告”。周先生觉得挺新奇的,就打算“试上一试”。他随即用手机扫码,支付了19.9元。“检测报告”提示“微量白蛋白浓度稍高于正常值,有较低肾损伤的风险”,周先生当时就被这样的结果“吓到了”。之后,周先生特地去医院复查,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健康检测小便池”到底属于何种性质?其检测准确性是否又能够得到保障?根据小便池上的客服热线,记者与安装该设备的北京少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健康检测小便池”并不是医疗器械,投入运营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市民做“前端筛查”,公司不会对检测结果做任何医疗方面的专业解读。目前,该设备已进入上海10多个商场,数量超过100台。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称,设备的工作原理其实和去医院做尿检差不多。“我们使用的是和医院同样的试纸,经过相关统计,准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同时,设备自带的系统有自净功能,也会采样中段尿液,保证整个检测过程尽量科学可靠。”

  专家说法

  新生业态须合法合规

  针对“健康检测小便池”的“横空出世”,专家们却保持谨慎态度。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伊晓婷表示,对使用者而言,这种便捷的“健康尿检”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健康管理方式。但设备的精准度、操作的正确性、试纸的质量和保存情况等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使用者必须保持应有的理性。商家必须严格遵守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系统上明确提醒使用者这是一种“初筛”或“早筛”,不是医疗结论,如感觉不适应及早就医检查。避免因误导侵犯使用者权益,甚至拖延病情。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家政与健康管理系系主任陈翠华副教授指出,既然是筛查,就有检出率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这一点务必须明确告知使用者,使得他们不会因为可能出现的误差,导致有病未能及时就医,或者检出假阳性造成不必要的就医负担。使用者对尿检包括哪些项目应有足够的知晓权,商家应该明明白白地予以公示,同时,还需保护好使用者的个人隐私。 据新民晚报

  @在服务区见过一次,开眼了。

  @去医院也才几块钱吧,即便是详细的也才十几块。

  @我直呼好家伙……

  @这种肯定去正规医院做检查才靠谱啊。

  @扫这个码测试,就跟逛街等人无聊时买个刮刮乐、玩个套圈抓娃娃一回事。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检测

上一篇:广西通报两姐妹走失:5岁妹妹和8岁姐姐均已溺亡 排除刑案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