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4-06-04 19:30:30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如同串羊肉串一般,西安00后大学生唐佳用登山杖将秦岭中一个个被随意丢弃的塑料瓶串起,有趣好玩的方式让不少人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之中。
串起瓶子下山送给收废品老人 他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
唐佳今年21岁,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环境设计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学校坐落秦岭脚下,一年四季,每当抬头便能欣赏到不同的山色,“虽然学校就在山脚下,但我前几年一直没有去登山,去年国庆节期间,想着马上快毕业了,就想着多去爬爬山,领略一下秦岭的风景。”唐佳说,去年10月4日,是他第一次徒步登山,一人走在山间,看见了云海和缭绕的仙雾,深深地被美景所震撼,然而低下头看见地上堆放的垃圾时,心里又不免觉得非常难受。
当天回到学校,唐佳便在网上购买了登山杖和编织袋,脑海里有了要去做些什么的想法。
唐佳第一次使用登山杖串废弃瓶子是在去年的10月14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我和网上认识的一群登山爱好者去徒步秦岭跑马梁,一路上遇见很多乱扔的垃圾,想捡却又担心同行的人不理解,于是为了掩饰尴尬,我就使用登山杖去插瓶子,就像玩一样。”唐佳说,当时有队友劝告他,称负重上山会对体力带来影响,但是他下定决心——要将这些塑料瓶带下山去!就这样,唐佳当天带下山了共计60多个塑料瓶,并将这些瓶子送给了山下收废品的老人。
唐佳计算过,一根可伸缩登山杖的长度大约在1.3米左右,可以串起70个左右的塑料瓶,加上所带的编织袋,每个人就能够带走更多的垃圾。“我觉得在捡垃圾的同时,也是自我治愈的一种方式,我完成了意见我想去做的事,保护到了自然环境,心里非常的开心快乐。”唐佳说。
因为热爱 所以珍惜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秦岭保护队伍
唐佳从小在山中长大,家门口那条清澈的小河和青山也许是在他心中埋下了环保的种子,“我的老家在商洛市镇安县,小时候经常在家门口的河水里玩,清澈的河水里有鱼有螃蟹,童年充满了快乐。”唐佳说,对绿水青山的向往,使他眼力看不得美景中有垃圾的污染,“之前觉得捡别人扔的的垃圾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只能偷偷去捡,再扔到垃圾桶里,如今收到很多人的鼓舞之后,反而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去年至今,唐佳几乎每周都会去登山捡垃圾,他共徒步登上了跑马梁、鹿角梁、冰晶顶等秦岭的13座山峰,“印象最深的是徒步冰晶顶,当时和几名伙伴们共捡拾了整整三大编织袋的垃圾,除了塑料瓶外,还有塑料袋、餐盒、零食袋等大量的垃圾,一趟下来大家都精疲力尽。”唐佳认为,靠一个人的力量,垃圾总是捡不完的,好在这个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如今他成立的名为“秦岭保护者联盟”微信群中已有500余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秦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很多人知道我的事情后,主动去秦岭捡拾垃圾,并坚持了下来;有时我从山上捡垃圾下来,很多人看到后会向我竖大拇指,给我说一声加油;还有人主动加我微信说要一起去完成这样的环保活动……我看到后心里非常有成就感。”唐佳说,他认为这样的方式是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所以就有无限的动力区完成这件事情,去坚持下去。
这段时间,即将大学毕业的唐佳正在忙于学业、工作,但他希望,短暂的忙碌过后,他还将爬更多的山,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捡拾更多的垃圾,用他的话来说:“我喜欢山顶日出日落的景色,因为热爱,所以珍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