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原创 > 见证西安 > 正文

三伏天变“梅雨季”,西安不仅有ran面还有ranran的天气

见证西安 2024-07-19 14:15:02

  打小生活在旱塬上的西安人万万没想到,本应是干热难耐的三伏天,却迎来了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这种感觉,用一个陕西词来形容就是——ran。

  出门一趟,衣服就ran在身上了,从早到晚,感觉身上ranran的,跟抹了浆糊似的ran滴很,有人打趣说,如今长安不仅有ran面,还有ranran的天气和ranranran的皮肤。

图片1.png

  往年名声在外的“火炉城市”之一西安,却在今夏悄然披上了梅雨的轻纱,这究竟是自然界的偶然玩笑?还是气候变迁的预警?抑或是人类行为的必然结果?

  《走进科学》,先预订个三集吧。

  1

  说好一起来入伏,你却闷声下起雨

  7月15日已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是40天。

  从2015年至2024年,我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三伏”大约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

  不过呢,西安初伏第一天,倒是不热,据气温监测显示,上午8点时,市区的最高气温不超过26度,和夏天空调的最佳温度一样。

图片2.png

  ▲入伏第一天上午气温分布 图源西安气象

  但是,这个温度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凉爽的感觉,而是闷热、潮湿、黏腻。因为近日虽然没有高温,但雨水多空气湿度大、闷热感十足。

  “西安气象”公众号最近的风格是这样的,感觉小编存的雨天封面图快要不够用了。

图片3.png

  不过这入伏第一天的雨吧,你说它下了,又好像没下,空气中像是有雨,路面上却是干的,看着干的吧,又貌似有湿湿的痕迹,但又不确定是雨,倒像是头顶树上滋下来的知了尿。

图片4.png

  ▲雨下了,但不多 图源西安气象

  关于头伏下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谚语:“淋伏头,晒伏尾”是说在入伏当天下雨了,那么到了末伏时,天气会以晴朗为主(降雨少),阳光强烈(高温);“雨打伏头,晒死牯牛”是指如果在入伏当天下雨了,那么后续的天气,公牛都能被“晒死”。 还有俗语“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表示在二伏、三伏的时候雨水也比较多,同时气温也没有往年闷热。另外在民间还有“伏雨难求”一说,说的是头伏下雨了,那么预示着这一年的的粮食就会大丰收。

  那些西安接下来的中伏、末伏会是怎样的呢?

  西安市气象台发布了最新一周的天气预报,来感受一下吧:

  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影响,预计未来一周我市维持阴雨相间天气,较明显降水时段在16日白天至17日白天,预计全市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降水期间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可达20~30毫米,局地有雷暴和短时大风。

微信图片_20240716133019_副本1.jpg

  ▲7月16日,西安新一轮雨来了 图源陕光灯 王喵 摄

  具体预报如下:

  16日:阴天有中到大雨,偏北偏西地区局地暴雨,23℃~27℃;17日:阴天有中到大雨,偏西偏南地区局地暴雨,23℃~26℃;18日:小雨转阴天,22℃~31℃;19日:阴天有小到中雨,24℃~33℃;20日:小雨转阴天,24℃~34℃;21日:阴天转多云,南部山区有小雨或阵雨,25℃~34℃;22日:多云,26℃~35℃。

  2

  西安,热起来是火炉,闷起来是蒸笼

  作为一座北方城市,虽然西安的三伏天“梅雨化”了,但这确实也是三伏天的特征,就是热,只不过从以往的干热变成了湿热。

微信图片_20240716133044_副本.jpg

  ▲7月16日,潮湿的西安 图源陕光灯 王喵 摄

  资料显示,西安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43.4℃,出现在1966年6月21日。前些年西安的高温天气出现在2006年6月,最高达到42.9℃。

  2017年7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了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结果显示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是: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西安赫然在列。

  特别是在2022年,西安经历了自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那一年的西安被称为吐鲁番分番,热到与太阳肩并肩,根据西安市气象台预报,当年8-9日,西安最高气温将达到42℃……将西安送进新“四大火炉”之列。

图片5.png

  ▲2022年的“火炉西安” 图源西安气象

  热起来是火炉,闷起来是蒸笼,西安为什么会这样?

  从地理及气候特点来看,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范围内,气候特征介于四川和华北之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

  可以看到,西安属于半湿润地区,而非干旱地区。西安夏季炎热多雨就是西安本身的气候特点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716133033_副本.jpg

  ▲黏腻潮湿的路面 图源陕光灯 王喵 摄

  而且,作为我国北方城市,西安却是一个可以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到的城市。 副热带高压是指活跃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脊,分布于南北纬30°左右,一个经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温暖气团。作为一个庞大又稳定的暖性系统,它在夏季,范围几乎可占整个北半球面积的1/5。

  每年的7月上旬之前,西安的高温主要由西北气流影响下的晴朗天气带来,这类高温天气湿度较低,属于干热。

  不过,7月中旬开始,西安的高温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持续控制带来的高温天气所造成的,此类天气相对湿度较大(一般高于60%),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桑拿天”。

  除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安位于关中盆地,南依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虽然不是完全封闭,但也使得空气流动性差,具有聚热属性。

微信图片_20240716133204_副本.jpg

  ▲黏腻潮湿的路面 图源陕光灯 王喵 摄

  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副热带高压影响+关中盆地聚热效应,可见西安这湿热来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可以说是“天选之子”了。“被热哭”的西安人,流的既是汗水也是“委屈”的泪水,还不能畅快地流,只能ranran地黏在身上。

  3

  “梅雨化”的三伏天,西安人如何好好过?

  随着雨势的增强,陕西省气象台昨晚还发布了未来24小时灾害性天气预报:榆林北部、延安中部、西安南部、渭南南部、汉中大部、安康北部、商洛西部、西安南部有雷暴天气;西安南部部分、汉中南部和东北部部分、渭南南部部分、商洛西部部分有短时暴雨;榆林大部、延安大部有 6 级以上大风。

  未来三天,我省中南部地区有强降水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暴雨,及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应急、消防部门也发出提醒,做好防汛准备。

微信图片_20240716133155_副本.jpg

  ▲7月16日,习惯了西安说来就来的雨,行人不打伞也很淡定 图源陕光灯 王喵 摄

  往年西安人还能躲进秦岭找个峪口凉爽一下,可是今年却等来了封山控峪的公告。当然,遇到降雨天气,安全是第一位的,大家一定要听劝啊。

  雨停之后加上高温,接下来的日子不太好熬,特别是湿热的天气,对我们这些习惯了北方干爽气候的人而言,太不友好了。

  

图片


  果然,旱塬上的人还是适合太阳。 干热的时候容易出汗,只要及时补水,身体的感觉起码是干爽的。而湿热的天气,汗水黏腻,甚至会上人产生呼吸不畅的感觉。有人说,在这种天气下踢了场球,感觉快要窒息了。

图片7.png

  有外地的网友现身支招,说看到陕西的朋友们都说体会到了南方的闷热,忍不住要说几句了——“四川的我告诉你湿热天1.不要一直呆空调屋,2.肩 背 脖子 腿不要直接吹凉风,3.空调开除湿+电风扇(不吹人,吹空气),4.每天主动出身汗,5.最近少吃肉和冰水(这会明显增加湿气)” 在这种天气下,户外作业、外出活动、运动尽量避开中午12点到14点最热的时段。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记得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如果在户外剧烈运动,应该每小时喝2杯至4杯水,以淡盐水为宜。 饮食方面,三伏天适合多喝热茶、吃些热食。夏天,喝冷饮虽凉爽,能够起到降温作用,但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会降低身体散热速度。多喝热茶、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才更解暑。 炎热的夏天,时不时下点雨似乎也不错,不过,我还是怀念多年前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image.png

  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王喵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来源:

编辑:王静2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红旗铁路公园正式启动!期待它美到“出轨” 下一篇:西咸新区医疗资源即将加强 下半年两家三甲医院将正式投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