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受水害影响中断行车25天的宝成铁路通车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4-08-12 16:33:16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8月10日,随着33106次货物列车从新建的宝成铁路安河桥上平稳驶过,这标志着受水害影响而中断行车25日的宝成铁路恢复通车。

洪水猛烈冲击致桥梁受损 抢险队伍奔赴一线展开抢修

7月17日凌晨1时许,宝成铁路凤州至七里坪间K92+800处的安河中桥遭受洪水猛烈冲击致桥梁受损,严重影响铁路运行安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抢险队伍奔赴一线,展开紧急抢修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812152714.jpg

△宝成铁路凤州至七里坪间安河中桥受损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抗洪抢险战役中,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航天弘发领导迅速作出安排部署,对地处凤县的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提出具体要求。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调配内部资源,为奋战在抢险一线的中铁一局职工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和营养丰富的餐饮服务,在抢险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刻不仅确保了抢险队员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鼓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厚情谊。

微信图片_20240812152706.jpg

微信图片_20240812152719.jpg

△宝成铁路抢险修复场景

住宿餐食精心准备全力保障 抢险间隙还组织参观感受航天精神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精心准备了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让连续作战、身心俱疲的抢险队员们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拥有一个安心休憩的港湾。同时,营养丰富的餐食也源源不断地送达抢险现场,为抢险队员们补充能量,助力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后续的抢修工作中。

微信图片_20240812152710.jpg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为抢险队精心备餐

△中铁一局抢险复建工地就地用餐场景 中铁一局职工前往红光大食堂用餐

为了缓解抢险队员们的紧张情绪,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还特别组织了参观活动。在抢险间隙,中铁一局抗洪抢险职工们走进了文化区的航天精神展览馆和201洞,近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和航天人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这次特殊的参观经历,不仅让抢险队员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斗志。

△抢险队参观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展馆.jpg

△抢险队参观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展馆

△抢险队参观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201洞.jpg

△抢险队参观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201洞

宝成铁路安河中桥的受损,是自然灾害给我国交通建设带来的一次严峻挑战;而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的及时援助,则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精神的生动体现。在这场抗洪抢险的战斗中,见证了无数平凡人的不凡之举,也深刻感受到了“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磅礴力量。

>>>>>多知道些:

宝成铁路的建设历程及凤州段四区铁路专用线

宝成铁路于1952年开始建设,1958年全线建成通车,是连接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该线路全长约669公里,北起宝鸡,南至成都,途经陕西、甘肃、四川三省,是沟通中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宝成铁路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工程最艰巨的铁路之一,它的建成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不仅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宝成铁路在宝鸡凤县境内设秦岭、黄牛铺、红花铺、油房沟、凤州、七里坪、双石铺(后更名为凤县)7个站。1961年8月首先开通宝鸡—凤州段。

地图.jpg

1965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我国国防建设的急迫要求,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067基地)在凤县境内的凤州安河沟安营扎寨。为满足基地建设及科研生产需要,067基地在宝成铁路凤州段修建四区铁路专用线,专用线全长3682米。铁路专用线有力保证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需要。

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钢铁巨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更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它的建成和运营,为067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