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民生社会 > 正文

“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圆满结束,回顾活动中出现的陕西“非遗”

民生社会 2024-08-21 14:15:07

8月17日,“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圆满结束。此次网络主题活动继续强化流域联动,围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主题,邀请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国际在线、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网、群众新闻网、陕西网、三秦网、各界新闻网、红星新闻、上游新闻、新黄河客户端、贵州《百姓关注》、顶端新闻、奔流新闻等20余家全国主流媒体平台骨干代表,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生动展示各地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黄河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促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推动形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本次网络主题活动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山西省委网信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山东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委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青海省委网信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主办,陕西省文旅厅、陕西省文物局协办,榆林市委网信办、延安市委网信办、华商网、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

8月13日~17日,采访团前往榆林市佳县、吴堡县,延安市宝塔区、宜川县等地开展实地报道。

image.png

“这次能与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一起行走黄河沿线城市,体验黄河滋养下不同的地域风情,有震撼也有感悟,更应该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对讲述黄河故事、书写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借鉴。”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感慨道。

还有不少记者表示,这次在陕西见识到了黄河的雄壮,而主办方设计的“黄河”文创产品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微信图片_20240821141720.jpg

事实上,本次活动相关的文创产品采用了两个“陕西非遗”。由唐流彩技艺的传承人张双敏亲自设计,用唐流彩绘画技艺定制的折扇,通过色彩的流动,展现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这种艺术形式通过在水面上滴入颜料并使用工具搅动,形成美丽的图案,然后将图案转印到不同的介质上,如瓷盘、纸张、等 。唐流彩的创作过程要求艺术家在创作前有明确的设计思路,考虑颜色搭配和背景设置,以及图案的最终应用介质,这将决定作品的构图和成功 。

来自茯茶镇的定制茯茶,让来自全国的媒体记者感受到了茯茶非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茯茶产业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变迁,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如今,在茯茶镇的探索和努力中,茯茶产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春天。茯茶产业的振兴之路,不仅仅是为茯茶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正是茯茶文化复兴之路的一段美丽的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

编辑:李旭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展暑期“艺行西域”社会实践活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