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4-10-15 06:59:36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壮美的黄河乾坤湾
秦岭为骨骼,黄河为血脉;八百里秦川,五千年胜地;人文鼎盛,江山如画;烟火升腾,亘古亘今。三秦大地,这里是陕西。
壮观的秦兵马俑
来陕西,看岁月深沉——
文明源头 文化渊薮 陕西“很中国”
蓝田、半坡、石峁,探源中华文明;兵马俑、铜车马,演绎赳赳大秦;青铜何尊,镌刻最早的“中国”;鎏金铜蚕,映射丝路的传奇。
黄帝陵前,祭人文初祖;统万城里,思岁月风烟;镇北台上,看塞外风光;大明宫中,看盛世雄风。万里长征归陕北,清清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革命圣地延安,镌刻着一段段峥嵘岁月。
周秦汉唐……14个王朝在此建都1100余年。13.74公里的西安城墙上,每一步都对话古老智慧;354家博物馆里,每一处都能寻迹文明长河……
脉络相承,生生不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历史的回声。
美丽的朱鹮
来陕西,看山河形胜——
陕西名“西” 却属“雄鸡之心”
镇坪鸡心岭“一脚踏三省”,是“自然国心”;中国地理坐标基准点在泾阳永乐镇,是“大地原点”;临潼国家授时中心,发出“北京时间”。
看山,巍巍秦岭,和合南北。牛背梁上林海翻涌,终南阴岭秀,太白六月雪,华山五峰擎天号“西岳”。生秘境,容万物,向天际。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秦岭四宝”写照生物基因库。
看水,黄河中分陕晋。壶口瀑布“千里黄河一壶收”;乾坤湾“天下黄河第一湾”;渭河柔波,荡涤泾渭分明的自然奇观;“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南水北调让陕西水滋养千万人。
红彤彤的苹果
来陕西,看名物风流——
五千年流风余韵 高天厚土物华新
雄浑苍茫,沟壑起伏,陕北黄土有文化。听一回陕北说书,吼一曲《信天游》,看一次安塞腰鼓,吃一顿横山羊肉,尝一口洛川苹果,称一兜米脂小米。路遥写就《平凡的世界》,“大生产”唤醒沉睡的南泥湾,延安、榆林已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浩浩千年,厚重辽阔,关中自古多故事。如火的秦腔,如水的民谣,还有现代的说唱。皮影戏唱念做打舞乾坤,耀州窑不息炉火燃千年,鄠邑农民画生活,凤翔泥塑传匠心,民间社火动四方。
秀美迤逦,兼秦蓄楚,陕南正是“小江南”。茶山片片,回荡采茶女悠扬歌声;龙舟竞渡,沸腾舵手昂扬斗志。寻觅藤编刺绣的巧智,流连汉调二簧的婉转,聆听柞水渔鼓的“渔”音,碧水青山胜江南。
灯火璀璨的大唐不夜城
来陕西,看人间烟火——
有山河辽阔 也有市井阡陌
晨光熹微,古街苏醒。来西安的顺城巷、小南门赶个早市,甑糕、油茶、胡辣汤,灌汤包子喷喷香。吃完圪蹴在城墙下谝闲传。日正当午,“万物可就馍”。肉夹馍、羊肉泡,花馍、黄馍、锅盔馍,“咥”出老秦好味道。凉皮、饸饹、热米皮,臊子面、biangbiang面,这是碳水的快乐。孜然烤肉、八大碗、蒸盆子、葫芦鸡、铁锅羊肉、洋芋擦擦,陕西人的小吃江湖,看看需要多大的胃。
夜幕降临,流光溢彩。换上华服,来大唐不夜城,与李白对诗同游。《长恨歌》《无界·长安》《西安千古情》《赳赳大秦》,方寸舞台,穿越上下五千年。
陕西的烟火气,是舌尖的回味,是锣鼓的喧腾,是灯光的不熄,是惬意日子的一声“嫽扎咧”。
2024年8月26日,两架“新舟”60灭火飞机在西安正式交付应急管理部。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来陕西,看硬核实力——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陕西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火箭发动机、中国第一架民用客机、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
刮目再看,陕西有“硬实力”。三个“世界纪录”,太阳能光伏领先全球;每8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陕西造”。地底油气煤,地面风与光。“嫦娥”落月,“北斗”巡天,“祝融”探火,遨游星辰大海也有“陕西力量”。还有阎良“飞机城”,飞豹、轰6、空警2000、运-20……都在这里腾空而起。
西交大,西迁精神薪火传;西工大,盛产“国之重器”;西农林,论文写在大地上;光机所,追光逐链有新篇。111所高校云集,1800多家研究机构院所落户。
陕西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来陕西,看开放胸襟——
驼铃变汽笛 站在丝路新起点
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过2万列;“陕西籍”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成为外贸“常客”。国外的蜂蜜、坚果、面粉等,端上国人的餐桌。
“米字形”高铁网,贯通全省,联通全国。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发,360多条航线联通世界各地。
来陕西,品丝路风情,学丝路考古。逛一次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看一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电影,赴一场陕西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盛会。演艺、赛事、展会、商贸、文旅……
千言万语,道不尽咱陕西;千笔万画,描不完咱陕西。因为,只有陕西,才是陕西。
中欧班列长安号
本文/图除署名外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