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门建苗,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任职西安市未央区方新小学,是四年级十班的班主任,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从教三十年来,拥军,是我深藏在心里的情怀,也是我一直以来付诸行动的使命。多年来,我怀着对军人的无限崇敬,在西安市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未央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在未央区方新小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投身于拥军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2020 年端午节,我参与了对武警延安支队南泥湾中队的慰问。在延安某通信连,我为战士教授《诗经无衣》吟诵。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他们紧张的军营生活带来一丝文化的滋养与心灵的慰藉。同年 7 月,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为火箭军某部缝制防感冒香囊的活动。一针一线间,同学们把满满的关心和祝福缝进香囊。同时,鼓励同学们为战士们写贺卡,让文字传递跨越时空的温暖。
2021年,我再次组织学生为边防官兵写贺卡,不仅如此,还让学生们画下自己心中的戍边卫士,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军人的伟岸形象。学生们亲手缝制的防感冒香囊,带着爱的温度寄往边疆。
2022年在清明节,我组织学生在城墙安远门举行了庄严的祭奠英烈活动,让学生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八一建军节,我慰问了驻延安某部。为官兵们送上精心缝制的香囊,并教授吟诵与战士一起度过难忘的节日。战士们在文化的熏陶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3年,我来到武警西安支队铁鹰特警大队进行慰问与战士联欢,度过元宵佳节。端午节时,组织学生为火箭军部缝制非遗手工香囊,让传统技艺与拥军情怀相结合。年底,通过拍视频、写贺卡、做手工等多样方式,让同学们用创意表达对边防官兵的崇高敬意。
2024 年,我参与了红其拉甫国门军人的汉服婚礼整个过程,给新郎新娘讲解汉服和汉服穿着以及简单礼仪,给边防团战士讲《诗经》教吟诵。亲自参与见证了别样的浪漫与庄严。同年 11 月,组织学生给边防军送慰问品、写家书,传递着对远方军人的深深牵挂。
在这些拥军活动中,我看到了同学们对军人的敬意日益深厚,看到了官兵们收到礼物时眼中的感动。拥军,已然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愿继续在这条充满爱与温暖的道路上前行,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让军人感受到全社会的尊崇与关爱,让拥军爱国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和未央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屈航安同志一起讨论活动的时候,屈航安感慨的说:“门老师,您虽然不是军人,但是您凭着对国防事业的关心,对学生国防教育的潜心钻研,让我倍受感动和尊敬,您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编辑:邓波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