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4-23 06:59:35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祥和居小区外占道经营现象严重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些“马路集市”便已悄然热闹起来。近日,市民向“钟楼下·民生热线”栏目反映,未央区祥和居小区门前的御井路和泰和路800多米长的道路,长期以来被一“非法早市”占据,打破了这里原本的宁静与秩序。
现场直击
人行道变“集市” 居民出行影响大
4月20日早上8时,记者来到祥和居小区西门外的御井路,只见原本宽敞的人行道已被密密麻麻的摊位占满。水果、蔬菜、生鲜、副食、服饰、日用品等各类摊位一应俱全,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只能在摊位间的狭窄通道中艰难穿行,不少地方仅能容一人通过。
“这里早上根本没法走,买菜的人堵着路,我们上班都得绕到机动车道上,太危险了!”家住祥和居小区的李女士抱怨道。记者注意到,由于人行道被占,不少行人被迫走上非机动车道。
记者沿着人行道向北行走,从小区西门至北门800多米的道路上,盲道也未能幸免,多处被摊位或杂物占用。在一些路口,由于摊位的阻挡,视线受阻,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地面上满是丢弃的菜叶、塑料袋、包装盒等垃圾,卫生状况堪忧。
与此同时,早市的蔓延还影响了周边道路。御井路和永泰路的机动车道上停满了前来采购的车辆,十字路口甚至成了摊贩的“黄金地段”,卖早餐的推车直接堵在红绿灯下。
据了解,这个早市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大部分摊贩中午陆续离去,有的甚至会一直摆到下午,而这样的场景,已持续多年。
居民声音
“早市”是把“双刃剑” 便民也扰民
对于这个自发形成的“早市”,附近居民意见不一。“这儿的菜便宜又新鲜,我们年纪大了,早市就在‘家门口’,多好。”居民李大爷说。一些居民表示,早市的存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下楼就能买菜,生活中用的东西也都能买到,价格也比较实惠,对老年人来说很方便。
更多居民则对这个早市的乱象表示不满。王女士说,每天早上出门都要在人群里挤来挤去,走个路都不安生。而且环境这么差,垃圾到处都是,夏天的时候味道特别大,实在受不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早市是一把“双刃剑”,方便买菜、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带来占道经营、噪声扰民、出行难等问题。但这些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有关部门下功夫管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街办回应
研究对该“早市”合法备案 规范管理
据了解,祥和居小区居民多年来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过门前非法早市的乱象,但问题始终未能根治。
“执法人员来过,但一般都是劝离,摊贩们看到执法车来了就收摊,车一走又摆出来。最近摊贩越摆越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御井路和泰和路附近主要是祥和居、泰和居两个小区的居民,常住人口3万多人,小区周边没有便民市场,群众日常生活所需无法得到满足。
未央区谭家街道工作人员在回复居民投诉时曾表示,从这两个小区搬迁入住开始,逐步自发形成了该区域门前路段的占道摊群点,许多商贩就住在这两个小区。由于该处社会管理责任及居住人口相对比较复杂,日常管控难度极大。
22日,记者联系了谭家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祥和居小区周边早市问题,街办执法中队和区城管执法部门多次展开联合整治,但由于摊贩流动性大,彻底清理难度较高。下一步将联合社区、未央区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对该处早市申请合法备案,引导摊贩规范经营。
专家建议
疏堵结合方能长效治理
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早市乱象是城市化进程中常见的治理难题。摊贩需要生存空间,居民需要生活便利;此外,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也不容忽视。如何在保障民生与维护市容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针对早市乱象,政府应疏堵结合,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进行规范管理,从环境卫生、交通疏导、食品安全、公平交易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文/图 记者 袁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