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沙尘还没走 泥雨又要来 今起三天陕西有降水、降温、吹风及扬沙或浮尘天气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05-07 07:34:07
A1 A2 A3

  5月6日白天我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部分地方有吹风浮尘天气。截至6日17时:全省最低气温分布:陕北-0.4℃~6.2℃,关中大部5.2℃~17.2℃,陕南6.9℃~16.9℃;最高气温分布:陕北20.2℃~27.6℃,关中大部22.2℃~27.3℃,陕南25.1℃~33.5℃。西安城区最低气温17.2℃,最高气温26.5℃。

  根据最新预报,受高空槽东移影响,预计5月7日夜间到8日我省大部有降水天气过程。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预计8-9日全省有明显降温、吹风及扬沙或浮尘天气。这也意味着,沙尘还没走,泥雨又要来,大家暂时不要洗车。

  具体预报如下:5月7日全省多云转阴天,陕北中北部有分散性小雨或雷阵雨(0-8mm)。8日全省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分散性小雨或雷阵雨(0-10mm),局地中雨(20-25mm)。日平均气温陕北、关中下降4℃~6℃,关中北部部分地方下降6℃~8℃,陕南下降2℃~4℃。陕北、关中大部、秦岭山区有4-5级(5.5-10.8m/s)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13.9-20.7m/s),局地可达9级(20.8-24.5m/s)。陕北大部伴有扬沙或浮尘。9日全省阴天转多云,陕北北部有小雨或雷阵雨(0-1mm)。陕北、关中、陕南东部有4-5级(5.5-10.8m/s)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13.9-20.7m/s),局地可达9级(20.8-24.5m/s)。全省大部伴有扬沙或浮尘。

  西安市气象台5月6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预计6日傍晚至7日白天西安市浮尘逐渐沉降减弱。7日傍晚有分散性阵雨,8-9日有弱降水、吹风天气,可能伴有浮尘。气温方面,7日最高气温可升至30℃以上,8-9日日平均气温下降4℃~6℃。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通讯员 卢娣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多云转阴 16℃~32℃

  明天 阴转多云 18℃~27℃

  后天 晴间多云 16℃~28℃

  为何今年沙尘天气频繁?

  与干旱有很大关系

  “今年西安吃土具像化了。”不少西安市民这样说道。近期以来,陕西省气象台、西安市气象台频发沙尘暴预警,为何今年沙尘天气如此频繁?

  对此,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强解释说,今年整个西北地区降水偏少,处于干旱状态,此外整体气温偏高,导致上游地区沙漠、戈壁等地容易起沙,每当起风时,这些沙尘就会吹向下游地区,吹到陕西,因此今年沙尘天气频繁出现。

  沙尘天气偏多有三大原因

  有专家分析认为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境内外充足的沙源。蒙古国和我国北方的沙漠、沙地是沙尘的关键来源地。蒙古国南部荒漠化严重,加之前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土壤湿度降至近30年最低,生态承载力降低;我国沙源地有效降水天数偏少,积雪面积偏小,地表沙土干燥疏松,植被覆盖较差;同时气温偏高,温高雨少加速了冻土融化和土壤水分蒸发,地表干土层增厚,表层土的抗风蚀能力差。春季地表解冻后植被覆盖率低,沙尘物质储备量增多,特别容易被强风“刮起”。

  二是蒙古气旋活跃,风力增强。近年来亚洲冬季风进入强周期性阶段,西伯利亚高压阶段性增强,导致蒙古高原及我国北方沙尘源地的风速增加。由于欧亚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冷空气频繁南下活动,加之春季大气环流调整导致天气系统移速增快,中国北方至蒙古国的沙漠地带成为冷暖交锋前线,蒙古气旋发生发展并快速东移,导致偏北大风天气显著增多。此外,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大气层结不稳定,易形成强烈上升气流,可将沙尘颗粒物抬升至高空,形成大范围跨境传输的沙尘天气。强风将蒙古国、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吹离地面向高空输送并进入宁夏。

  三是气候变暖造成大气环流经向度增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屡创新高,2024年为1850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变暖使得北极气温明显升高,增温速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导致北极海冰面积减少速度增快,今年2月北极海冰平均面积就创下有记录以来的该月最低水平。海冰明显减少导致极涡分裂,造成极地与赤道地区的经向温度梯度缩小,促使了欧亚中高纬度大槽大脊的发展,大气环流经向度增大,冷空气活动频繁。

  沙尘天气是如何形成的?

  据专家介绍,沙尘天气的形成,就像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复杂“配方”,这个“配方”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条件:持续强劲的大风、丰富的沙尘源,以及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

  动力条件:大风

  大风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还决定了沙尘的传播方向、范围、强度以及持续时间。

  大风能够卷起大量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并随着风向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这种强劲的风力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有关,如冷空气南下、气旋过境等。

  同时,大风还影响着沙尘暴的浓度和扩散范围,随着大风的持续吹拂,沙尘颗粒会不断被卷入空气中,形成更加浓厚的沙尘暴。此外,大风的持续时间也是影响沙尘暴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如果大风持续时间长,沙尘暴也会相应持续更长时间。

  物质基础:沙尘源

  沙尘源就像是沙尘天气的“原料库”,它提供了大量的沙尘颗粒供大风携带。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沙漠、戈壁、干涸的河床以及裸露的农田等,地表覆盖的松散沙土和尘埃颗粒构成了丰富的沙尘源。这些地方的土壤疏松、植被覆盖差,容易在大风的作用下被吹起形成沙尘。并且,沙尘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沙尘暴的规模和强度,如果沙尘源广泛且深厚,沙尘暴可能会更加猛烈和持久。

  不稳定的低层大气

  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在沙尘天气的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低层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空气垂直运动增强,这有利于沙尘颗粒的抬升和扩散。这种不稳定性通常与冷暖空气交锋、气压梯度增大等因素有关,在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即使风力不是特别强劲,沙尘颗粒也容易被卷起并随风传播。此外,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还可能引发对流天气,如雷暴等,这些天气现象会进一步加剧沙尘的扩散和混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西安今年4月29日入夏 较常年偏早19天

  今年你有没有感觉到,好像刚过完冬天就进入夏天,前一天还在穿羽绒服,后一天就要穿短袖。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西安市气象台获悉,今年西安已于4月29日入夏,入夏时间确实较早,比常年偏早19天。

  根据西安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数据,2025年西安于4月29日入夏,较常年(5月18日)偏早19天。西安2025年夏季入季历史同期排第1。

  根据气象数据记载,西安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18日。2020年至2025年入夏时间分别为:5月15日、5月6日、5月19日、5月13日、5月7日、4月29日。2025年是近几年入夏最早一年。

  今年4月入夏,在西安气象史上实为罕见。西安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工程师杨睿介绍说,今年入夏这么早主要是因为5月1日-5日的五天滑动平均气温高于22.0℃,首个日平均气温高于22.0℃的日期为4月29日(22.2℃),并且预计后续五天滑动平均气温将稳定保持在22.0℃以上。此外,今年全国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也对西安入夏时间产生了影响,这种气温偏高和气候异常现象导致了西安整体入夏时间提前。

  杨睿表示,预计2025年夏季(6-8月)西安市主要受高温、暴雨灾害风险影响。预计2025年夏季(6-8月)西安市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平均气温24℃~28℃,与常年同期比较,偏高0.5℃~1.0℃,与2024年夏季比较偏低0℃~0.3℃。

  预计7月中旬至8月西安市将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天气。35℃以上高温日数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多,高温风险等级较高。预计2025年夏季(6-8月)西安市降水偏多,总降水量:260-380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多1-3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62种药品执行“团购价” 价格平均降幅超60%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