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找律师打官司 却遇上了“热情”的法律咨询公司业务员 专业人士提醒:法律咨询公司不能直接代理诉讼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李琳 2025-05-07 18:09:03
A1 A2 A3

    西安70多岁的王老太太想找律师打官司,不料却被一家法律咨询公司业务员找上门签约,随后陷入长时间的退费纠葛。

    业务员拿着合同上门服务

  交了6500元连案都没立成

  5月7日,王老太太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因与他人有财产纠纷,去年6月她想起诉对方,四处咨询律师,问了几家律所都让上门去面谈,因为年纪大跑不动就没去。一次网上咨询时碰到了西安市高新区一家法律咨询公司的业务员,双方聊了半天,业务员说委托给他们官司包打赢,可以上门服务。之后,“热情”的业务员天天联系她,几天后就拿着合同上门来,于是双方签了约,王老太太当场转了6500元服务费。

  在委托合同上,记者看到,法律咨询公司接受委托为案件的民事诉讼代理人,代为委派律师参加诉讼。代理服务费6500元,合同服务期限为立案、一审、二审及执行。合同盖有法律咨询公司印章,收费开具的是收款收据。

  据王老太太介绍,去年7月在业务员的陪同下,前往法院递交起诉书立案,当时业务员告诉法院的人自己是律协的。后来法院说材料不全立不了案,她就把起诉书拿回了家。

  “签合同后就成立了个小微信群,一直都没见到律师,公司说开庭的时候律师才会来,他们究竟有没有持证律师我也不知道。”王老太太说,当时签合同就是为了找律师打官司,后来发现起诉书上并没有代理律师的名字,而且既然是法律机构,为何还会出现材料不全这种情况,感觉服务并不专业。越想越不对劲,她就拨打了110报警,并向咨询公司提出了退费要求,对方认为她单方面解约,不同意退款。

  之后,王老太太多次拨打12345投诉,丈八市场监管所进行了调解,咨询公司同意退款1000元,王老太太的诉求是3000元。由于双方分歧太大,市场监管所终止了调解。目前退费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王老太太很后悔,相信了“热情”的所谓上门法律服务,如今官司没打成,还为退费扯皮了这么久,损失了钱和时间。

  法律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

  不能直接代理诉讼出庭辩护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法律服务公司、法律咨询公司,它们与法律事务所有何区别呢?

  针对法律服务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上海、河北等地司法、消协部门曾发出警示,警惕法律咨询公司低价引流、虚假承诺等不良现象。

  据了解,律所与法律咨询公司存在本质差异,两者资质与业务范围不同。律师事务所是依据《律师法》设立,由司法行政部门颁发执业许可证,律师通过律所统一接受委托,从事诉讼代理、法律顾问、法律咨询等专业法律服务。而法律咨询公司属于商业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业务范围主要是提供法律信息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不能直接代理诉讼、出庭辩护。律师事务所门口应悬挂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许可证上明确标注执业机构名称、负责人、执业证号、有效期限等信息。而法律咨询公司是由市场监管部门颁发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不会出现“诉讼代理”“律师”等字样。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法律咨询公司普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市场监管部门对其管理经营者的资质无特别要求,司法行政部门也未能参与准入审查,行业服务行为缺少应有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投诉处理机制和处罚机制,法律咨询服务行业变相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导致当事人在获取法律服务权益受损时,极可能出现维权艰难的情形。

  因此,签合同之前要注意甄别,以防上当。

  选择法律咨询公司应注意“三看”。

  一看证件:正规律师均持有司法厅颁发的律师执业资格证,当事人可以根据律师执业证号码到当地司法局的官方网站上查验真伪。

  二看场所:“假律师”常活跃于看守所、交警大队、医疗机构附近,借机招揽业务。当事人如需寻求律师帮助,建议到正规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

  三看手续:正规律师事务所会与当事人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并开具等额的代理费发票。

  需要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和程序寻求法律帮助和服务,擦亮眼睛看清是律师事务所还是咨询服务机构,提防法律咨询服务的各种陷阱。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8日陕西省大部有降水天气过程 下一篇:每辆补贴10万元 陕西鼓励结合客流变化更换新能源公交车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