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历博“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第三部“吉金·中国”5月18日将与公众见面  5月14日晚20:15华商报、大风新闻、大风视频将进行直播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5-12 18:20:36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及收官之作,“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紧张筹备,将于2025年5月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与观众见面。

  5月14日晚20:15,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庞雅妮将和策展团队一起,对本次重磅大展进行现场讲解。华商报、大风新闻、大风视频的微信视频账号和抖音账号都将对本次“云逛展”活动进行直播,欢迎大家届时通过视频直播先睹为快。

  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17年开始筹划“早期中国”系列展览,试图以彩陶、玉器、冶金三重视角解读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伟大进程。其中,第一部“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和第二部“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览,已先后于2020年和2023年圆满完成。

彩陶中华.jpg

  “彩陶·中华”展聚焦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展览精选了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36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物,通过“艺术·源流”“观念·社会”“寻根·中国”三个单元,以渭河流域彩陶发展的纵向脉络、彩陶繁盛期庙底沟文化社会的横向剖面,以及对“华夏之华”的探源溯流,展示了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第一次文化大整合的恢弘历程及其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探寻了中华文明的渊远源头与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

玉韫九州.jpg

  “玉韫·九州”展聚焦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和第二阶段(大约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48家文博单位共450件(组)玉器及相关精品文物,通过“技术·流变”“区域·文明”“玉礼·中国”三个单元,呈现以古国时代早期和晚期玉器在各区域文化中的兴衰及其互动,探讨这一时期玉器在不同区域助推和强化神权、军权和王权的不同文明起源发展模式,呈现以玉为代表的各种文化元素在不断向中原汇聚的过程中,经由“藏礼于器”“以器载道”,使得玉器所承载的思想观念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各区域文明的一体化进程,而且逐渐成为泽被后世、影响深远的中华礼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历博重磅新展.jpg

  “吉金·中国”展将以古国时代第三阶段(大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的开始作为展览叙事时间上限,将西周早中期之际(大约为公元前10世纪中段)作为展览的叙事时间下限。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共50余家文博单位的340余件(组)青铜器及相关文物,用“技术·潮流”“中心·四方”“礼乐·中国”三个单元分别勾连起展览的三大叙事重点,探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以铸铜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的加速汇聚,不仅催生出中国独特的青铜文化,也使夏代文明跃升至王朝文明阶段,并在不断地汇聚与辐射、整合与重组中,得到持续加强和巩固。至西周早期,一个疆土广袤、文化趋同的最早的统一的中国基本形成。由青铜技术所引发的这种革命性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格局,也奠定了后世中国的基本地理版图和中华礼乐文明的坚实基础。

  5月14日晚20:15,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展览直播、全媒体探展即将于5月14日晚20:15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第五展厅隆重开启。届时华商报、大风新闻、大风视频等华商新媒体平台将通过视频号或抖音号进行直播,敬请关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