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5.18国际博物馆日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推出三大展览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5-17 19:38:59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展现十五年发展历程,推介丝路沿线十国文化代表作,探寻古代科技背后深邃的智慧脉络……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推出三个展览。

DSC05727-opq3648114200.jpg

DSC06451-opq3649297857.jpg

  《大唐圆梦 薪火相传—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十五周年回顾展》精心遴选历年留存的百余幅照片,结合图表、文字和实物资料,展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筹备、建设、开放、运营及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建于隋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的民办博物馆,是被社会各界认可的民营资本保护国家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并兴建博物馆的范例。自2010年建馆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780余万人次,在常设展览“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的基础上举办线上线下临展100余个,其中出入境办展近10次,组织教育活动500余场,举办国际国内会议数十次,出版科研成果20余种,发起成立首个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友好联盟,会员已达70家,与丝路沿线18个国家,25家国际博物馆建立了友好馆关系。展览将力求全方位展示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在遗址、藏品、展览、科研、教育、文创、对外交流方面的成就,反映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展示、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世界文明互鉴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为。

2.jpg

  《美美与共——中国与周边国家博物馆文化展》精选丝绸之路沿线十国的文化代表之作,通过图片了解各国文化,聆听丝路上跨越时空的回声,探寻多彩文明交汇的印记。十个国家十三家博物馆以文化的光影为笔墨,共绘一幅“美美与共”的文明长卷,加强合作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这里有中亚古城墙上的岁月刻痕,东亚器物中的含蓄哲思,西亚香料之路的传奇故事……不同地域的文明基因,通过博物馆的珍藏彼此凝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我们更需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灿烂篇章。

3.jpg

  《物启天工——文物中的科技展》透过青铜、金银、陶瓷、丝绸等代表性器物,探寻古代科技背后深邃的智慧脉络。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科技与智慧交织的史诗。从石器时代的燧火初燃,到青铜时代的钟鼎回响;从陶瓷窑炉中烈火淬炼,到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扬,每一件器物都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技艺的极致追求。中国古代科技不仅是工具与方法的革新,更是文明演进的密码——它以器物为媒介,在实用与审美之间架起桥梁,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永恒。该展览以“物启天工”为主题,通过遴选馆藏精品,解读其中凝结的工艺密码,重现古代工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并揭示科技如何成为文明对话的纽带。当我们凝视青铜的斑驳、触摸丝绸的柔滑、聆听陶瓷的清脆,看到的不仅是古人的巧思,更是一条贯穿古今的智慧长河。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古代科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叩问:如何在数字化时代重新诠释“天工开物”的精神?答案或许藏于历史深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