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西安一市民丢失的手机卡突然“涉诈” 名下多张手机卡被“封停”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于震 2025-05-18 19:44:45
A1 A2 A3

  “今年2月17日,我名下所有手机卡都突然被停机了,多方查询了解后才得知是手机卡涉诈了……”

  名下手机卡均被封停 查询得知竟是涉嫌电诈

  近日,西安市民程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2021年5月,因为家中有办理宽带的需求,就办理了中国电信的携号转网活动,“当时我有两张中国移动的手机卡,都转成了中国电信的,办理的套餐为169元/月,此外电信还给了我一张新的手机卡作为主号使用。”程女士说,新办的三张电信手机卡中,她一直在固定使用其中一张,另外两张手机卡都因长时间未使用而停卡(其中一张卡更是不知所踪)。

  程女士说,2024年6月她前往营业厅办理“预存话费送儿童电话手表”的业务,没想到回家后,她发现此前一张停用的手机卡复机了,经微信联系业务人员,对方告知她不用的话闲置就可以,“我当时在营业厅办业务时也告诉了业务员,说此前有一张电信卡丢失找不见了,但对方并未给我补办新卡或挂失,我也就没怎么在意。”程女士说,直到今年2月17日,她名下所有电话卡都突然被停机,家中的宽带网络也无法使用,查询后得知,之前丢失又被复机的一张中国电信的电话卡,因涉嫌电信诈骗被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公安部门封停。

  涉诈手机卡“解封”难

  用户认为运营商操作不当

  运营商:办业务时客户说不需要补卡

  程女士说,事发后,她咨询了中国电信客服,对方称这个情况需要她联系公安部门进行解封申请,她先后前往辖区派出所报警、拨打反诈中心进行反映,但因为是外地公安封停,所以这件事进展一直很缓慢,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虽然手机号被冻结了,但现在手机号每月的套餐费用还是正常收费,很不合理。”

  程女士认为,此前的手机卡虽然丢失,但因长时间未使用处于“停用”的状态,若不是营业厅工作人员进行“复机”,可能不会出现被盗用的情况,而现场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也并未明确告知他复机及手机卡丢失后需要补卡或者挂失的情况,认为运营商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

  5月1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此前给程女士办理业务的中国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办理新业务时手机卡要处于正常的状态,当时也和客户明确了要复机才能办理业务。对于程女士手机卡丢失后为何没有进行挂失或办新,对方称“当时和客户核实是否需要补卡,对方称暂时不需要。”这位工作人员说,目前每月扣除的费用,在手机卡解封后会进行上报,若期间没使用可以进行减免。

  随后,记者联系到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告诉记者,程女士的这张手机卡涉案状态,需要其本人前来并联系办案民警进行处理。15日下午,程女士告诉记者,已和办案民警取得联系,希望能尽快解决此事。

  律师说法:提醒用户妥善保管或注销闲置卡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合理举措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复机或重新启用已停用号码时负有复机审核义务,其中《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运营商在复机或重新启用已停用号码时,应核实用户身份及卡片状态。此外,《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也要求电信运营商如实登记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赵良善强调,如果程女士明确告知卡已丢失,但工作人员未协助挂失或补卡,运营商当然存在服务疏漏。虽然《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明确规定运营商有提醒义务,但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运营商作为通信服务提供者,对用户信息安全有一定保障责任,提醒用户妥善保管或注销闲置卡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合理举措。另据《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号码资源归国家所有,运营商有责任合理管理,提醒用户处理闲置卡可避免资源浪费。此外,基于服务合同关系,运营商也有义务提供安全、可靠服务,提醒用户保管或注销闲置卡,可降低用户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风险,避免给用户造成损失,是履行服务合同附随义务的体现。

  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重新进行实名核验,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核验措施。在复机高风险号码时,运营商有责任告知用户相关法律风险,这是配合国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要求,也有助于提高用户法律意识,避免用户因不知情而陷入法律风险。

  “如经警方调查,程女士的手机卡是丢失而非恶意出卖,其虽曾向营业厅反馈丢卡,但未主动通过官方渠道(如客服电话)完成挂失,根据民法典的过错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因自身过错导致他人遭受损失或使自己处于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中,那么该当事人需承担相应责任。”赵良善说,在这种情况下,程女士未通过官方渠道完成挂失,亦存在一定的过错,自身也要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

  》》提醒:“两卡”遗失要及时挂失或注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据悉,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或以任何形式帮助拨打诈骗电话,均属违法行为,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警方提醒:建议公众主动检查自己名下电话卡是否是本人使用,非本人使用的及时到营业厅核验注销,以免“间接违法”;妥善保管银行卡、电话卡,“两卡”遗失要及时挂失或注销,任何形式的“出租、出借、出售”行为都有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一旦发现涉“两卡”犯罪线索,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档总台节目播出后 两卷国宝帛书从美国回家了! 下一篇: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