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在西安开启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5-21 07:14:42 编辑:张进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ea1277bc-2f33-495b-a1e2-8553d79b41e2.jpg

宣讲活动现场

  5月20日,“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全国劳模先进事迹宣讲首场活动在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原市委礼堂)举行。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讲述扎根一线的奋斗故事,以榜样力量点燃全省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村医刘永生:

  近五十载守一方乡土 护一方健康

  “只要患者脸上露出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66岁的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背着磨旧的出诊箱,至今仍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从1976年做起赤脚医生到如今成为标准化卫生室负责人,他守护着村里三代人的健康。

  1976年麻疹疫情肆虐时,他以身试药,在村民门口彻夜守候,用土方救回30多个孩子;为护佑产妇平安,他顶着世俗压力学习接生技术,累计接生500多个新生儿零事故……49年行医生涯中,他自试百味草药,写下80余本医疗笔记,成立千人志愿服务队,将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建成了村民的“健康堡垒”。

  “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刘永生用半生时光践行“守一方乡土,护一方安康”的承诺。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成立的“刘永生志愿服务队”吸纳千余名志愿者,为孤寡老人免费诊疗、理发,让“健康账本”覆盖全村慢性病患者。面对青壮年外流的“空心村”,他拒绝高薪邀约:“这里的老人喊的不是儿女,是我的名字。”

  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

  毫米级匠心 精雕20年实现航天梦

  全国劳模、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35车间机加七组数控车工何小虎,掌控着头发丝1/10精度的加工奇迹——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器架公差仅0.005毫米。

  2003年目送神舟五号升空的震撼,让高考失利的农村少年毅然选择职校。从每天重复600次装卸零件的学徒,到创造“设备稳定性加工法”的技术带头人,他用20年将“人生精度”雕刻到0.005毫米。2016年他带队攻克某型号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难题时,连续50次试验失败,最终在机床“黄金时段”实现100%合格率,生产效率提升4倍。如今,他带领团队参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任务,用精密铆钉填补理想与现实的裂缝。

  “真正的追梦者会把自己淬炼成填补裂缝的铆钉。”何小虎的工位贴着这句话。从仰望星空的少年到锻造星箭的匠人,他证明:技能成才之路同样通向浩瀚星空。

  家政状元王荣荣:

  从负债单亲妈妈蜕变为全国技术能手

  “家政不是体力活,而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来自陕西的家政服务培训讲师王荣荣,是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发布的2025年“最美职工”之一,她用10年完成从负债30万的单亲妈妈到技能援藏先锋的蜕变。

  2014年王荣荣的丈夫病逝后,一条免费培训短信改变了她的命运轨迹。她带着三色抹布上岗,用棉签清洁琴键唤醒失明雇主的生活希望,凭育儿知识发现新生儿斜颈避免残疾。2020年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她在婴儿护理、营养配餐等环节技压群芳,为陕西夺得首金。拒绝北京企业3万元月薪邀约,她返乡培训8000多名学员,带出2000余名专业家政员。2024年赴海拔4500米阿里地区传授技能,让藏族妇女月收入翻倍。

  “这份技能曾如暗夜中的火种,照亮了我的生活,我希望把它传递给更多姐妹,让她们也能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王荣荣说。

  “云端”筑梦人张烈霞:

  像钢筋混凝土般的“铿锵玫瑰”

  “人生路上,坚持就是穿越黑暗、抵达成功彼岸的那束光。”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桂语未央项目部总工程师张烈霞,用21年书写一名女性的传奇故事。

  2002年,还是白裤白鞋闯工地的恐高女张烈霞,经历了丈夫瘫痪、婆婆患癌的人生至暗时刻,在女儿啼哭声中挑灯夜战,接连考取5项国家级执业资格。2018年带领团队72小时连续浇筑8000立方米混凝土,创造大体积混凝土零裂缝纪录;2023年用75天完成两所学校改扩建,1700个课桌如期迎来琅琅书声。她创新的“铝模外爬内支工法”让施工效率提升40%,撰写的学术论文成为行业范本。

  “成功的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张烈霞说,当她佩戴上劳动模范奖章,眼前浮现出的是,测量仪器反光板在烈日下的耀眼光芒,是爱人拄着双拐帮她整理技术资料的背影,是团队攻克难题时激动的欢呼,更是一路走来满腿泥泞却无比坚定的脚印。人生路上总会遭遇各种挫折与困难,而坚持,就是穿越黑暗、抵达成功彼岸的那束光。

  烈火英雄江永木:

  26年奋勇穿越3000次生死关

  “不救出你们,叔叔坚决不走!”汶川地震废墟中的承诺,江永木坚守了17年。这位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西安市支队特勤大队的“拼命三郎”,讲述了三次生死瞬间。

  2000年饲料厂爆炸,他夹扁27根管道阻止灾难;2005年倒挂深井救童,自己缺氧昏迷4天3夜;2008年在北川震区,他徒手刨出81小时幸存者。如今,他救出的截肢少年已成为消防队伍新生力量,网红女孩马钰把喜帖寄到消防队:“您是我的第二个父亲。”

  “只要祖国召唤,只要人民需要,我永远会冲锋在最前面!” 26年参与3000余次救援,江永木的勋章刻满战友的名字。他说,最骄傲的荣誉,是守护的万家灯火依旧通明。

  劳模精神薪火传 三秦大地再启程

  从火箭发动机的精密刻痕到秦巴山区的家政兵法,从超高层的混凝土配方到村卫生室的针灸疗法,五位劳模用不同方式诠释着相同的信念: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他们的故事,如同宣讲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新时代劳动者的远征之路。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总工会主办,西安市总工会承办。首场宣讲结束后,16位劳模将分三组奔赴延安、榆林、渭南等9市开展巡回报告。省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故事化讲述、场景化再现、互动化传播”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三秦大地广泛传播,激励更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团结奋斗、勇毅前行。 文/图 记者 袁玥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