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2025航空航天产业仲裁大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作为国内首次覆盖航天、航空与低空全空域争议解决的重要研讨论坛,此次大会开启了航空航天产业法治建设的全新篇章,兼具历史突破性与时代前瞻性。
大会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原秘书长、海牙航空仲裁院咨询委员会委员柳芳,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赵万东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WTO上诉争议解决机构原主席张月姣,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总法律顾问、原中国民航局安全监察专员兼政策法规司司长、首都机场集团原总法律顾问马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航天局空间法律中心主任李寿平作主旨演讲。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主持开幕式。
大会邀请到航天航空领域重要国际组织的关键代表,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国家航天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产业管理和协同部门的行业领导,来自中国航空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西飞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法务负责人,来自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中国空间法学会、航空航天、工业、政法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近30名嘉宾与会。吸引了航空航天产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高校代表、仲裁员、律师等240余人现场参会。
大会得到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中国民航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省(区)律师协会、西安、郑州市律师协会等机构的协办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法治日报、中国民航报等权威媒体进行报道,全方位提升了航空航天产业争议解决的社会关注度。
王承杰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已步入关键窗口期和黄金机遇期,构建专业、公正、高效、安全的争议解决新高地,对航空航天产业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贸仲长期以来致力于在最广泛领域为航空航天产业提供最优质的争议解决服务,处理的涉航空航天产业仲裁案件呈现重大复杂、国际属性突出、专业前沿等鲜明的行业特点。他期待未来深化多方协作,创新合作机制,推进形成契合行业需求的争议解决规则体系和实践机制,持续提升更高质量的航空航天仲裁服务能力,不断壮大更高视野的仲裁智库能量,更好服务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柳芳委员在致辞中表示,航空业是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但航空领域纠纷日趋复杂,传统诉讼模式难以满足多元解纷需求,国际仲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完善我国航空争议解决机制,她提出三点战略建议: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打造国际性航空争议解决中心;加强航空仲裁国际交流,建立跨区域协同解纷通道;培养复合型航空仲裁人才,建设数据库与专家库,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以及全球民航治理贡献力量。
赵万东书记在致辞中谈到,西北政法大学作为国内首批开设国际法专业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成果斐然,为国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争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本次大会聚焦航空航天产业的前沿法律问题,是深化理论研讨的重要契机和促进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未来将持续强化涉外法治研究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航空航天领域仲裁规则创新,携手共建产业法律服务共同体。
为整合多方资源,在贸仲积极倡导下,贸仲与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在大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仲裁制度推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航空航天产业争议解决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主旨演讲环节由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贸仲仲裁员、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主持。张月姣教授以“国际仲裁沿革、现状与展望”为题,回溯了我国与国际调解、仲裁制度的发展脉络,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马正总法律顾问结合自身在民航领域的丰富管理经验,围绕“推进航空仲裁,助力行业良性发展”,着重剖析了仲裁在化解航空复杂纠纷、平衡多方利益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建立更具产业适配性的仲裁规则体系;李寿平院士立足临空新发展,在“空天一体化下临近空间商业应用的法治促进”中提出应加快完善相关立法和法律适用,为临近空间产业发展筑牢法治根基。三位专家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为航空航天产业仲裁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赢得与会者广泛共鸣。
本次大会邀请行业专家,围绕“仲裁制度创新与航空争议仲裁实践的发展” “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低空经济争议的仲裁之路” “商业航天争议仲裁的前瞻与未来”三个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第一个议题由贸仲仲裁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律师协会会长韩永安主持。贸仲仲裁员、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IADS项目特邀教授卢松,贸仲仲裁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杜新丽,贸仲仲裁员、中国航空集团原总法律顾问聂颖,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院长郝秀辉,民航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副局长许超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航空业争议解决通过仲裁途径的实践路径和业务拓展,同时关注低空空域管理与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共同为航空产业全链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
第二个议题由中航工业西飞民机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孟晓军主持。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北京低空安全研究院院长、西安市无人机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潘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高志宏,贸仲仲裁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仲裁研究院研究员、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覃华平,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贾圣真从发展前景、法治保障、类型化研究及多元解纷机制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命题和仲裁路径。
第三个议题由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超汉主持。贸仲仲裁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法律顾问王冀莲,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郑家纯基金国际法教授兼副院长、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香港仲裁师协会副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太平绅士赵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主任、莫斯科大学航天法博士、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空间法学会常务理事尹玉海,贸仲仲裁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原副总法律顾问兼法律事务部部长王耀国,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杨宽围绕商业航天争议仲裁规则的构建适用、争议解决的理论实践、以及常设仲裁法院《外空活动争端仲裁规则》带来的启示等内容,多视角探讨了商业航天争议仲裁的发展路径。
王瀚教授致大会闭幕辞。王瀚教授在致辞中,向出席大会的航空航天领域和争议解决领域的权威专家致以诚挚感谢,对贸仲推动搭建极具专业性、前瞻性和开放性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给予高度评价,对本次大会在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争议解决机制完善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并展望未来合作前景和努力方向,鼓励各方继续携手共进,为航空航天产业法治建设注入持久动力,护航航空航天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稳致远。
此次航空航天产业仲裁大会的成功举办,在行业法律问题、争议解决趋势及仲裁实务热点等方面凝聚重要共识。大会成果将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航空航天产业争议解决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产业迈向新高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