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嘉)5月27日,记者获悉,为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效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实现老有所为,西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近日印发《西安市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部署重点领域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两个层面推动新时代“银龄行动”落实落地。
部署两大核心板块:一是深化智力援助,围绕科教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健康西安四大领域,组织退休教育工作者、老科技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群体,开展教育帮扶、理论宣讲、文化保护、乡村振兴、医疗义诊等服务,推动老龄智力资源与西安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二是创新基层治理,通过发动老干部参与民主监督纠纷调解、联动老法律工作者开展普法维权、组织低龄老人帮扶特殊群体、开展“银发巡逻”等互助服务,构建“基层治理+老年友好型社区”双轮驱动格局,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银龄参与”社会治理品牌。
聚焦机制优化与效能升级,提出四大举措。一是深耕“五老”资源,发挥老干部、老专家等群体在科教文卫等领域的经验优势,精准匹配需求参与服务;二是拓宽平台载体,依托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等阵地壮大银龄志愿队伍;三是拓展服务维度,从“五老”延伸至全体老年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四是畅通参与路径,推行“互联网+银龄行动”模式,实现供需对接、服务互认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构建长效化、多元化的老龄志愿服务体系。
2025年,“银龄行动”在西安市老龄委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县(开发区)民政部门有序启动。计划分阶段推进,到2025年底,西安市老龄委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县(开发区)民政部门结合实际,至少策划开展1项具有行业特点、地域特色,且可持续的主题活动;到2026年底,西安市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到2027年底,西安市新时代“银龄行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28年底,西安市新时代“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品牌。
为确保“银龄行动”持久深入规范开展,西安市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强化组织领导,由西安市老龄委统筹、西安市老龄办协同,建立“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区县落实”工作机制,压实责任链条;优化服务管理,完善志愿者注册认证、健康评估、安全保障及保险机制,落实“谁使用、谁保障”原则;深化实效导向,培育特色品牌项目,精准对接需求,引入社会资源并强化经费绩效管控;加强宣传推广,多维展现银龄志愿者风采,营造老有所为社会氛围。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5月30日起 甘钟线洛川站、包西线洛川东站即将更名 下一篇:第32届杨凌农高会将于10月25日至29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