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05 16:23:50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姜兴健,陕西科技大学派驻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王石凹村驻村第一书记。
被学校选派到王石凹村驻村8年来,姜兴健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让王石凹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助力优质农产品叫好又叫座
2024年秋季,在铜川市印台区农民丰收节现场,陕西科技大学两名大学生主播在镜头前热情推销农产品。苹果、香菇、鸡蛋、连翘茶等特色农产品在直播间陆续亮相,随着点赞量越来越多,销量节节攀升,更多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这是铜川市印台区2021年成立“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后,经常能看到的场景。什么是“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呢?联盟按照变“帮扶一村”为“服务一域”的理念,整合全区50余名第一书记资源优势聚力发展,通过开展组织联建共建、推动产业抱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联农带农水平等措施,促进帮扶力量“攥指成拳”、帮扶资源互利互补,激发结对帮扶的“乘数效应”,推动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作为“第一书记产业联盟”首任负责人,姜兴健介绍,陕西科技大学牵头,为印台种植的苹果、花椒、樱桃等农产品设计独具“果香瓷都”的特色包装,有机融入玉华宫、姜女祠等当地文化元素,不断提高农产品内涵和附加值。目前,已设计农产品包装36款,其中5款已大量投入使用,全区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
发展致富产业带领群众增收
作为王石凹第一书记,姜兴健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按照“三组四地千亩中药”产业发展布局,用愚公移山的“笨”功夫整理出野生连翘500亩,发展人工栽植连翘700多亩,完成了“量”的积累;协调资金125万元建成了连翘加工基地260余平方米,持续打造以育种、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使连翘的附加产值提高了30%,实现了“质”的蜕变,走上了以“一村一品”高质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致富路。2024年,王石凹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
为了确保王石凹村产业发展能够可持续、集体收入能够保持稳定,2025年,在陕西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下,王石凹村启动了培育挂果效益更好的连翘母本——“铜翘一号”良种选育工作,将填补铜川地区连翘育苗空白,同步推进连翘加工厂的标准化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提升连翘附加产值。
助力企业获批重要发明专利
近年来,姜兴健用项目化帮扶方法,先后协调立项科研项目21个,27名设计学、食品学、药学专家教授出城进村,开展连翘育种、种植、加工技术培训、连翘检测,连翘茶研发、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工作,把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形成了全国5地连翘检测比对报告1份、《印台地区连翘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1篇、农产品原创手绘设计36个、培训技术骨干17人、开发出连翘代用茶2款,协助铜川市金圪垯茶叶制品有限公司获批铜川市首个中药材概念茶国家发明专利。
村民点赞:既学技术还能创收
采访中,村民们也对这位第一书记连连点赞。王石凹村村民肖成云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姜书记来到村里后,村里变化大得很,建了中药材基地,村里的中药材不愁卖,我们还可以去干活,能给自己增加不少收入。还有,村里还建了党员教育基地,党员群众多了活动、交流的地方,高兴得很!”
村民周至群说:“姜书记来了后,村里环境变好了,出行方便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收入增加了,农产品不担心卖不掉,通过网上直播就销售掉了。而且,我们还可以去中药材基地采摘、育苗等,既能学习技术,还能给家里创收,一举两得。平时姜书记与群众打成一片,与我们经常聊天交流。”
驻村8年,姜兴健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法:突出问题导向,走好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
据了解,驻村期间姜兴健先后获得“陕西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铜川市十佳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指导制作的基层组织调研视频获团中央优秀视频奖,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农产品系列包装设计获工信部全国设计铜奖,撰写的定点帮扶工作案例《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做优“一村一品”——奋力书写高质量定点帮扶的陕西科技大学崭新答卷》获全国典型帮扶案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