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雅鲁藏布江到西安浐灞河畔:一位藏族青年民警的“第二家乡”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08 16:19:39 编辑:方正 作者:于震 版权声明

  从西藏日喀则到陕西西安,从一名学生到真正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对于藏族青年巴桑桑珠而言,他面临的是多年思维习惯调整和警务实战经验欠缺的双重考验。作为巴桑桑珠所在的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分局广运潭派出所金融产业园社区警务队中队长惠文绪专业过硬,性格随和,教导巴桑桑珠的重任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惠文绪身上,他们的师徒情缘便就此展开。

 

  

  从西藏、江苏到西安 成为民警的他还在不断适应和学习

  “我在江苏上的大学,本来以为自己应该适应的挺好了,确实没想到会这么难。”巴桑桑珠说,有些困难是非常细微的,但越是细微,其实改变起来更难。

  “刚开始的第一个月我就没有让他和其他人出警,都是我出警带着他。”惠文绪说,第一个月他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带着巴桑桑珠一起开展,每件警情处理完后都会告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后续还需要如何跟进。

  巴桑桑珠也非常用心,根据每天的工作警情和工作内容,他会分门别类地整理工作日志,查询相关规定。渐渐地,巴桑桑珠开始对当警察有了“感觉”——不就是主持公平正义嘛,于是他便主动请缨,想试试自己出警。

  “我第一次自己出警的时候,幸好师傅全程在我旁边,要不是他‘力挽狂澜’,我肯定被投诉了。”对于首次出警,巴桑桑珠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楼上楼下由于居住噪音引发的警情,在现场两家都查看了解完后,巴桑桑珠认为楼上住户已经做了桌椅板凳防护垫等降低声音的各种努力,楼下住户的投诉有些不近人情,于是便习惯性的“口直心快”直接告诉楼下住户要自己多担待忍耐,不能苛责楼上邻居。

  “当时觉得自己特别正义,但现在想想太不成熟了。”巴桑桑珠的处理方式对于楼下住户来讲显然不能接受,一旁的惠文绪赶忙出面,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出发,告诉楼下住户,楼上邻居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哪些努力减少对其的声音影响,同时也向其说明《噪声污染防治法》具体规定,建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机APP等测试对方生活声音是否构成噪音。最后惠文绪表示心情不舒畅也会影响声音的敏感度,询问其最近是否有其他烦心事需要民警帮忙等。

  “师傅的方式有理有据、有情有法,楼下住户很快便转变了态度,这两家再没有因为噪音的事情报过警。”巴桑桑珠说,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警情,但师傅处理的非常“圆润”,让涉事双方都很满意,顺便还做了普法和矛盾排查,相比之下自己习惯性的“简单直接”,这在生活中是个人风格,但作为人民警察如果这样,既会影响公安形象,也会显得有失公允。

  自此以后,工作中的巴桑桑珠会刻意让自己“严阵以待”,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举止不能“任性”,“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让巴桑桑珠很快成长起来,所有工作要求不讲条件、不打折扣落实的认真负责成为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今年5月,巴桑桑珠因为率先规范执行分局推行的“双小系统”荣获局长表扬令。

  师傅的质朴温暖 为雪域青年筑起第二故乡的港湾

  “师傅为人谦和,经常和大家打成一片,这让我也能够很快与大家融为一体。”巴桑桑珠说,警组融洽的工作氛围让他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

  “我一直不吃海鲜也不太习惯那个味道,师傅会细致到提前叮嘱同事跟我在一起时尽量不要吃海鲜类的食品”,巴桑桑珠说,由于他少数民族离家远自己在西安住的关系,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师傅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还时常会跟他的父母通电话沟通近况。

  “我的第一次出警、调解矛盾、受案办案都是师傅带着我,一直到现在,师傅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心我,他不仅是师傅,更是我在陕西的好大哥。”巴桑桑珠说。

  2024年,巴桑桑珠的老家日喀则受地震影响大面积受损,惠文绪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徒弟的父母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所支部汇报,为巴桑桑珠申请假期,调整警组排班工作,让巴桑桑珠可以心无挂碍地回去料理家务。

  “今年初巴桑的叔叔从西藏来西安办事,我们一起吃了饭,晚上带着他叔叔在浐灞转了转,让巴桑的亲人看看他工作的地方和环境,也更放心些。”老家就是陕西的惠文绪,特别理解巴桑桑珠独自在外时,家人对他的牵挂,所以总是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让他在西安同样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远在西藏的亲人放心。

  如今的巴桑桑珠在师傅的教导下,在战友的配合中,已经逐渐成为警组的中坚力量。惠文绪用陕西汉子的质朴温暖,为雪域青年筑起第二故乡的港湾;巴桑桑珠则以藏族儿女的坚韧热忱,让警徽在民族团结的土壤中扎根更深。这对跨越地域与民族的师徒,用“传帮带”在警营里书写的别样温情,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化作照亮万家灯火的永恒暖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于震 通讯员 马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