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08 19:45:44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7月8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大寨街道黎陈村的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盛夏的园区里,成片猕猴桃树枝头挂满光滑饱满的小青果,沉甸甸压弯枝条,一幅丰收在望的图景里,藏着现代农业的“变形密码”。
这座占地230亩的园区,以“一心四区”(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新优品种试验展示区等)功能布局,成为我国首个猕猴桃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园区。
在这里,传统果园正蜕变为“智慧工厂”,科技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协作紧密的“交响乐”。
“等熟”变“智熟”,一颗果子身价涨。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总经理高志雄介绍,园区的果品预熟库是科技赋能的典型代表,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智能调控温湿度和乙烯浓度,让猕猴桃入库即启动“预熟程序”,消费者开箱即食还能保持15天黄金赏味期。更关键的是,“预熟程序”为每批果实生成上市倒计时,不仅降低损耗,更让市场价每公斤提升2-3元,成了农户的“增收密码”。
极端天气来了?高志雄说,园区的智能伸缩防护棚化身“变形金刚”。依托物联网感知系统与气象大数据联动,棚体可动态调整开合,精准应对暴雨、强光等考验。而碳基全营养生态有机肥的测试推广,更让猕猴桃实现“高产优质高抗”,为果业提质增效“加油”。
科技的力量不止于园区内。通过“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园区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等“三品一标”建设,已在扶风、眉县等地示范推广新品种种植、栽培模式2000余亩,与7个重点基地联动发展全产业链。“230亩的核心园,正带动2000多亩示范田,未来还要辐射更广。”高志雄说。
“一颗果串起一条链,一条链富了一片区。”如今,园区不仅通过技术输出让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更以“每公斤提价2-3元”“带动2000余亩示范田”的实效,让猕猴桃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果”。高志雄表示,未来将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拓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扩大辐射范围,让科技赋能的猕猴桃产业,为陕西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陈团结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