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7-09 07:10:38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施工人员正在整理电缆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提起高速铁路,人们会首先想到风驰电掣的列车与延展千里的钢轨,却少有人留意那些矗立在沿线的牵引网、嵌入道床的线路槽、隐匿在站场的信号房、保障运转的配电楼,而这些正是支撑高铁驰骋的“神经中枢”。近日,记者来到由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承建的西安东站“四电”工程建设现场,在这里,一场关于速度与精度、科技与匠心的工程建设攻坚战正在火热进行。
敷设超10公里长电缆
绑扎整形等需手工完成
近日,记者走进西安东站站房北侧的纺织城牵引变电所项目建设现场。轰鸣的机械声与此起彼伏的指挥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图景。
电缆敷设工序繁琐复杂,对工艺要求近乎严苛,堪称工程界的“微雕艺术”。在纺织城牵引变电所,630根电缆总长度超10公里,如“毛细血管”般纵横交错,在地下管沟与设备间编织出精密的电力网络。每一根电缆都需工人对照精密的设计图纸,像拼图般小心翼翼地进行手工敷设。敷设完成后,还要按照工艺标准,对电缆进行绑扎固定、捋直整形与外观清洁,尤其是在拐弯处,必须确保电缆弯折顺滑,如同流水般自然过渡。
再看设备控制柜,数千个接线口星罗棋布。现场正在作业的工人告诉记者,每一根线芯的长度、出线位置、绑扎高度与间距,乃至线芯弯曲半径,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不仅是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信号控制精准,更是为日后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查埋下“便捷伏笔”。
在设备控制柜旁,5名调试工人全神贯注,手持电子图纸,如同破译密码的专家,对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线缆信号进行逐一调试,眼神中透着专注与严谨。一旁仅半米深的电缆管沟内逼仄闷热,8名放线工人蜷缩其中,手持工具,专注地对电缆位置进行微调,用毛刷仔细清理每一处灰尘,汗水浸透衣衫也浑然不觉。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西安东站项目电力变电专业副经理邵文涛介绍,这座肩负重任的变电所,是保障西康普速铁路线稳定运行的“电力心脏”。待其正式投运后,既有的西康普速铁路纺织城牵引变电所将完成历史使命,将被有序拆除,为西渝高铁北延伸线的桥梁飞架、路基延展腾出广阔空间。
目前,新建变电所设备安装已完成,调试人员正全力“攻坚”设备调试这一关键环节。调试人员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远方操控的可靠性进行全方位“体检”,这是送电前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容不得丝毫差错。
高空作业
为每一颗螺丝做标记
采访当日,纺织城牵引变电所的室外区域正被烈日炙烤着,成排的钢构架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伸手触碰便能感受到灼人的温度。
三名施工人员腰间的安全带紧紧绷着,他们顶着蒸腾的热浪,沿着梯子稳稳登上进线门架。汗水顺着安全帽的边缘不断滴落,砸在滚烫的钢构架上很快就被蒸发。工人们专注地用扳手紧固开关的每一颗螺丝,随后拿起记号笔,在螺丝与连接件的缝隙间认真画下一道笔直的防松线,动作一丝不苟。
“我们现在看到的高空作业人员,正在做的是给螺丝画防松线的工作。”邵文涛指着门架上的身影介绍道,设备投入运行后,开关操作极为频繁,时间久了,螺丝很容易出现松动。而在安装螺丝时画上这道防松线,后期检查中一旦发现线条出现错位、不再笔直,就说明螺丝有了松动,能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这活儿看着简单,实则考验真功夫,容不得半点马虎。就这一个区域,有上百颗螺丝,都得逐个紧固到位,再一一做好标记,确保万无一失。”邵文涛说。
据了解,这道工序完成后,工程将进入消缺检查阶段,这也意味着项目临近尾声。施工人员对每个细节的严谨把控,为工程高质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全程。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公司便成立了绿色施工科技创新小组,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施工中,团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绿色施工创新,自主创新研发了“四电”工程电子沙盘、“四电”接口管理平台、电子围栏系统、营业线安全穿透式管理系统、产业工人平台系统等5个科技创新研究课题,提升了项目的综合管理成效。
以坚守为“尺”
丈量高铁建设之路
在纺织城牵引变电所施工现场,35岁的邵文涛脸庞被烈日灼烤得黝黑发亮。
“你多久能回家一次?”记者问道。
“我们基本不回家。这次算幸运的,项目就在西安,起码心理距离很近。”邵文涛说,“以前在外地,半年都摸不到家门。现在虽说项目离家仅半小时车程,但自从今年进入大干阶段,一周能回一次都成了奢侈。”他的女儿刚满6岁,相册里成长的足迹大多由妻子和他父母记录。这个暑假过后,孩子就要踏入小学,而他只能在每晚10时收工后,通过视频通话,隔着屏幕看女儿展示新学的儿歌。
“其实早习惯了,干工程十来年了,东奔西走到过很多城市。项目在哪人就去哪,聚少离多是常态。”邵文涛说,以前做外地的项目,半年都回不了家。不过,每天完工后回到宿舍和女儿视频聊天,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我爱人之前还提起女儿马上上小学,娃班上的孩子暑假都出去玩,问我有没有可能带孩子出去玩几天,我只能硬着心肠说不行。因为西安东站这个项目从现在一直到年底都是关键时期,回家的频率会越来越低。”邵文涛说,从八月开始,项目将进入冲刺期,每天的施工计划将精确到小时,夜里还要巡查设备,根本抽不开身。尽管语气平淡,但他摩挲安全帽边缘的动作,则泄露了他满心的歉疚。
记者了解到,“四电”工程作为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核心部分,涵盖通信、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等工程,如同高铁的“中枢大脑”,它不仅是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高铁开通后实现平稳、高效运营的动力保障。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中铁一局电务公司西安东站“四电”工程项目部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东站建设,先后研发了全景电子沙盘+GIS系统及数字化“四电”接口平台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车站“四电”工程相关设备位置、状态、标准的实时掌握,确保接触网得到高质量、高精度架设,施工任务能高效优质完成。目前,西安东站通信、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系统工程均已展开集中施工,西安东站“四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文/图 记者 梁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