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09 16:13:13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近日,多位市民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他们居住的小区瓷砖大面积脱落、门禁未启用、设施老旧破损等,同时公共区域内不仅堆积杂物无人清理,小区单元外电动车随意停放,影响消防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部分小区,并向辖区管理部门反映。
乐居场A4区
单元楼外电动车堵住通道 楼内瓷砖不断掉落
“单元门外几乎被电动自行车全部围住,早上出门都没法走。”近日,家住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场A4区住户刘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称,小区2号楼外地面较为宽阔,物业便在空地上设置了一排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但随着小区电动车不断增加,导致乱停放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晚上回来晚的人,随意将车子停在单元外,后面的人照着样子停,最后直接把路堵死,要是真出现啥紧急情况,不说消防车,急救人员的担架都很难上楼。”
刘女士表示,除了电动车管理问题外,小区楼道内地面和墙上的瓷砖近几年不停地脱落,可是物业一直没有修补,导致墙面跟“补丁”一样,很是难看。“一些楼内地面的瓷砖脱落后,地面坑洼不平,很多小孩都被绊倒过,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得维持多久。”
7月8日,西安市乐居场A4区,其中一楼宇内,一层墙面瓷砖掉落严重,大部分已经掉落
记者走访:
电动车占道 瓷片大面积掉落
7月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乐居场A4区后发现,小区2号楼外电动车确有占道现象,且几乎所有单元楼内外存在瓷砖掉落的问题。
在小区2号楼外,记者看到,楼外确有一片较为宽阔的地面,在空地中设立了一排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在靠近2号楼处还规划了一些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但现场除了停车桩内及周边施划区域停满非机动车外,靠近2号楼处的地面也停了不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以及往小区北门方向的通道边也停放了不少两三轮非机动车,导致路面变窄,存在安全隐患。随后记者走进单元门,看到有住户直接将电动自行车停在楼梯口处。
2号楼一位居民表示,每天晚上以及早上楼下电动车数量确实比较大,有时将单元外的路面几乎完全堵住,他曾见过有居民出来时无法通行,无奈将堵路的车直接推倒,“曾经我还遇到过一位电动自行车车主,他将车子直接停到单元外,我劝他将车辆停到旁边,起码能保证行人通行,可人家连我理都不理。”
走访中,记者发现1号楼一层楼梯口和4号楼一层楼梯口均有电动自行车占道停放;同时,小区6号楼北侧单元外通道两侧有不少电动车停放,影响消防安全。
除了电动车停放问题外,小区几乎每栋楼内均存在墙面和地面地砖掉落现象,其中2号楼一层电梯对面掉落面积较大;5号楼从无障碍坡道进入单元后,一侧的墙体瓷砖掉落后露出里边的铁丝、泡沫以及水泥沙块,进入单元后,除了四周墙壁瓷砖脱落外,单元内一大片地面瓷砖已经完全缺失,估计因长期踩踏碾压,部门地面坑洼不平。“除了一层瓷砖掉落严重外,楼上通道也是一样,有的居民实在看不下去,都是自己出钱修补。”小区1号楼一位居民称。
此外,2号楼外往东一临街门面房后的卷闸门口堆放了一大堆塑料泡沫、大瓦罐等杂物,旁边还堆放了一个柜子和沙发,门面房外的台阶上边角积存了不少灰尘和枝叶,走近明显能闻到一股异味,一位路过的居民称,这里似乎没有人打扫过,你看上面的苍蝇、蚊子乱飞,就知道有多脏;6号楼外对面绿化台内积存了一些垃圾杂物,有酒瓶、布袋、零食袋、纸屑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记者联系到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乐居场第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该小区属于回迁房,针对瓷砖掉落问题物业已准备征求居民意见,看能否用大修基金进行维修;对于电动车停放问题,社区和物业已经在协商解决;对于小区环境卫生问题,立即联系物业进行处理。
同时,华商报也将向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办事处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矿山路上东大道
小区因地方紧张电动车乱停放
“物业一边挪,住户一边停,但因为地方有限,小区内道路两边经常有电动自行车停。”近日,有市民向华商报反映称,西安市矿山路上东大道小区,由于小区居住密度较高地方有限,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动车乱停放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少车辆都停在小区道路两侧和消防通道上,物业也居民都比较头疼。
该居民还反映称,除了电动车问题外,小区不少楼梯间都存在杂物堆放的问题,其中包括有自行车、椅子、生活垃圾等杂物,影响消防安全。“物业也定期巡查,对于占道堆放的物品找到业主后提醒对方尽快清理,有的自觉住户就及时拿走,但总有人还是把自行车或其他物品放在楼梯口。”
7月8日,西安市东大道小区,楼梯间堆放了鞋子、花盆、塑料桶、旧菜板等杂物,占据部分消防地面
记者走访:
小区道路两侧有电动自行车停放
楼梯间堆放椅子、自行车等杂物
7月8日,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确实存在电动车占道和楼梯间堆放杂物现象。记者看到,小区均为高层住宅,大部分为点式楼,居住密度高。很多单元楼外,除了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内停满车辆外,道路两侧也有不少两三轮电动自行车占道停放;其中3号楼2单元旁,路边绿化带中竖立着消防通道禁止停车的牌子,但在通道内两侧仍有不少非机动车停放。而在其不远处地下通道出入口就竖立了非机动车辆存放处,记者顺着坡道往里走,两边停放了一些电动自行车,但仍有不少空位可以停放,到地库后有围栏将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隔离,在靠近围墙下停了两辆流动餐车和一辆三轮车,车辆地面底下有部分杂物,看起来很久没有移动。
“我经常看到保安挪电动自行车,但小区人太多了,车子也多,晚上确实不好停,大家也是没办法,但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小区一位老人称。
随后,记者随即走访了1号楼1单元等楼宇,发现楼内确实有杂物堆放现象,其中1号楼1单元较多一些,包括有:椅子、儿童和成人自行车、塑料坐垫、烟灰缸、褥子、旧花盆、鱼缸等各种杂物,甚至有住户将生活垃圾放在楼梯口,除了消防通道被堵外,也影响楼内卫生,容易滋生蚊虫。
另外,6号楼1单元后方车辆通道拐弯处,有七八辆餐车停放,有的车身布满灰尘,里面还堆积了一些杂物,影响环境卫生。
针对该小区存在的问题,记者联系到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共有10栋楼,共3720户,容积率达到5.7,居住环境比较紧张,小区内道路是4米的消防通道,因为小区地方有限,很难规划停车区域,加之电动自行车数量多,在楼外扑救面设置了停放区,每天保安在巡查时,发现有乱停放现象都会进行挪移;
对于楼内消防通道放杂物问题,从6月中旬开始,每栋楼管理员都逐层巡查,发现后让业主尽快清理,其中确实发现有业主将自行车锁在消防门栓上,也都联系业主让其挪移,对于还存在堆放杂物的问题,立即让管理员进行走访处理。
另外,6号楼1单元后方流动餐车问题,物业人员前期走访时均联系到车主,并每天对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物业每天都会对楼内外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发到工作群进行处理。”该工作人员称。
同时,华商报也将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崇信路汉都新苑B区
15年的小区不少设施破损
近日,家住西安市未央区崇信路汉都新苑B区的王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称小区建成于2010年左右,为拆迁安置小区,目前有近4000户。因单元楼多、住户密集且租户等也较多,导致小区公共设施破损比较严重。
“单元楼外绿化大片大片被毁,楼道里消防器材箱连玻璃都没有。”王女士称,针对小区公共设施年久破损问题,也有不少住户向物业反映,物业虽承诺会“尽快处理”,但总不见动静,“现在走进小区里,很多地方就跟‘自由市场’一样,破破烂烂、看着不像个样子。”王女士希望住建、街道及社区等相关部门能督促小区物业,尽快对公共设施破损问题进出处理,恢复小区原有的居住环境。
7月8日,西安汉都新苑B区11栋2单元外,大片黄土裸露
记者走访:一层商铺“窗改门” 绿化带大片黄土裸露
7月8日上午,记者走访该小区发现,确实存在部分公共设施破损问题。其中,几乎所有单元楼栋大门都呈现敞开状态,有的大门底部用石头别住,有的大门用绳子拴着。记者注意到,有的门禁正常,按键有反应,但有的单元门禁显示灯不亮,按键无反应。
记者还发现,小区部分单元楼一层开设了超市、宠物店、诊所、药店等商铺,原本为窗户的区域被开了门供人进出。其中,11栋2单元和3单元此类问题最为集中,这些店铺均在北向原本窗户位置开设了门,有的店铺在窗户下方位垫了石头台阶,有的店铺在门外铺设了地毯等,导致该区域原本为草坪的位置绿化受损,大片黄土裸露。
11栋2单元一楼走廊内消防器材箱没有玻璃,水枪、消火栓等灭火设施裸露在外,一楼0102、0101户型对面墙上设置了消防器材箱玻璃碎裂、部分玻璃缺失。
9栋1单元,一层外立面大面积破损,墙面坑洼不平。
物业:均为人为破坏 将尽力采取措施处理
“小区的设施原本都是好好的,说起这个情况,我们也很无奈。”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按照物业公司上级要求,各单元楼均需要刷卡进入,但很多住户都不愿意,有的大门甚至被人一脚踹开导致门禁故障无法使用,楼道内消防器材箱玻璃也是人为破坏。
关于部分单元楼一层门店将窗户改门问题,物业也曾多次找房东及店方,甚至联系了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均无法处理。
针对此次住户投诉的问题,物业表示将尽力配合,采取张贴温馨提示、加强巡查等方式,减少为破坏公共设施问题。
同时,华商报也将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明光路文景西区
大门门禁长期未启用
“两三年前装的人脸识别系统,一直到现在都没用。”近日,家住西安经开区明光路文景西区盛园的高先生向华商报反映,文景西区是经开区比较大的小区,分为盛园、和园等四大区,住户比较多。两三年前,小区大门门禁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本意是加强安保,但人脸识别系统至今“未启用”。
“小区门禁系统形同虚设,门口保安就是‘摆设’小区的四个园都有门禁系统和保安执勤,但保安对进入小区者的人从来不闻不问。”高先生称,他们经常能看到收破烂的人频繁进入小区,将院内垃圾桶翻了一地;张贴野广告的人长驱直入,在电梯中、业主入户门、楼道里随意贴。“既然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为什么大门不能启用?如果发生业主家中被盗和其他安全问题,责任谁来承担?”
7月8日,西安文景西区盛园大门人脸识别系统成“摆设”
记者走访:门禁没人用 小区大门伸缩道闸专门留出通道
7月8日,记者走访文景西区盛园、和园发现,门禁确实未起到作用。
记者看到,盛园、和园两区大门相对,中间隔着一条小路,两区靠近保安室的一侧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另一侧为供机动车通行的伸缩道闸门。但行人、机动车、骑电动车等,均从机动车伸缩道闸门处通行。记者注意到,保安师傅不会将伸缩道闸门完全关闭,而是留出四五米宽的通道,行人、骑车人均从该处通道进出。
人员进出时,也未见保安要求登记或询问个人信息。
记者专门观察了小区大门口设置的人脸识别系统,记者走近后,屏幕显示未识别,无法进入。
针对此问题,文景西区物业工作人员称,人脸识别系统确实是两年前安装的,无故障可正常使用,针对业主反映的问题,物业将立即联系保安,核实处理。
同时,华商报将向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平 马群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