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宝鸡生物育种实验室“定制”优苗为种子装上“科技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09 21:01:23 编辑:方正 作者:袁红 版权声明

  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能走多远?答案藏在显微镜下的基因片段里,藏在智能控温的试验田中,更藏在陕西人最熟悉的油泼辣子和臊子面里!7月9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探寻科技为传统农业赋能的创新实践。

c575eaa85bac3458069fb5844c2d155.jpg

研究人员在试验田里查看西红柿

  “相较于传统育种技术,生物育种具有高效、精准和定向的优势,能够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种,还可减少农药使用,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潜力大。”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周玉介绍。

  据了解,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的宝鸡生物育种实验室,是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该实验室涵盖农作物快速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七大核心育种实验单元,形成从种质资源创新到品种培育的全链条研发体系。2024年,该实验室被确定为宝鸡市重点实验室。在这里,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黑科技”让育种效率提升3-4倍,番茄抗病毒、甘薯脱毒等难题迎刃而解。走进试验田,“宝椒29号”正智能调节生长节奏,油菜小孢子在精密调控中孕育新生。

5a1d259115d9e9eb88db0e01fcebb5a.jpg

  科技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剥离茎尖,再通过组织培养,繁殖脱毒种苗的红薯,随后推广栽种

  踏入恒温恒湿的培养室内,多层架上的种子样本整齐摆放。科研人员正在开展分子标记辅助、小孢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实验。

  “通过集成人工补光、温湿度智能调控等技术,构建可控的植物生长环境,实现作物一年3代至4代快速繁育,大幅缩短育种周期。依托无菌组培技术,利用植物根茎叶等外植体材料,开展大规模细胞培养、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及优质育种材料筛选,为高效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王周玉介绍道。

  多年来,22个新优品种在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诞生——抗病高产的“秦育”系列小麦、甜糯可口的宝玉玉米、专配油泼辣子的“宝椒”……从实验室的试管到广袤的农田,从沉甸甸的丰收硕果到百姓餐桌的佳肴,这些“科技种子”正让陕西饭碗端得更稳,让三秦美味香飘四方!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